209)AA戒酒匿名互助協會

  美國有一個叫戒酒匿名互助協會,稱為alcoholic anonymous,英文簡稱叫AA。顧名思義,這是為有酗酒的人所成立的互助協會。這個組織已經有一甲子的歷史,當初是由兩個美國人創辦的,一個叫Bill Wilson,一個叫Dr. Bob Smith。Bill Wilson 多年嗜酒成癮,後來搞到家破人亡,生活潦倒。1934年11月,他探訪一位也是患有酒癮多年的好朋友,名叫Ebby Thacher,很驚訝地發現對方已經好幾星期滴酒不沾,細問之下才知道對方參加一個叫Oxford Group的基督徒小組,這無意中讓Bill Wilson日後找到戒除酒癮的秘訣。沒多久,Bill Wison因酒精中毒入院,他對自己感到萬念俱焚,而那戒酒成功的Ebby Thacher勸他求助基督教的上帝。根據Bill Wilson的見證,那天他躺在醫院病床,心裡感到極度難過和沮喪,他就大聲對神說,「如果真的有神,請你指示給我,我願意做任何你要我做的事。」禱告完畢,他看到一團很亮的光芒,內心感到一份出奇的喜樂和寧靜,從那一刻起到他離世,他再沒有碰過一滴酒。後來他跟自己主治醫生Dr. Silkworth分享這個經歷,醫生對他說,「坦白說,你所遭遇的事超越我所了解的,不過你最好緊緊抓住這個經歷。」 之後Bill Wilson到Ohio的Akron出差,當時他心情非常很沉重,想喝酒的心癮又再出現,爲了避免酒癮復發,你決定向人求救,最後他從當地教會的通訊錄找到一位信徒叫Dr. Bob Smith,他曾經是酒徒,也是Oxford Group小組的成員。那天晚上,兩個人天南地北聊到天亮,一滴酒也沒喝。在談話過程中,兩人慢慢體會到戒除酒癮不能靠個人意志力,是需要靈裡的更新。Bill Wilson出差完畢後回到紐約,他受到聖靈的感動而成立一個類似Oxford Group的小組,目的是要協助那些被酒癮捆綁的人,他稱這個為匿名酒鬼小組,這就是Alcoholic Anonymous的前身。 1938年,Bill Wilson創辦的匿名戒酒小組先後在Akron和New York兩地幫助一百個酗酒者戒酒成功,於是他開始在不同地區推廣這個戒酒運動,也同時寫了一本戒酒小冊,這本小冊子後來成為Alcoholic Anonymous互相協會戒酒主要大綱,被稱為戒酒12個步驟(Twelve Steps)。下面是Twelve Steps簡化後的內容: 1.我們承認自己無法勝過酒精對我們的誘惑,酒癮叫我們生活變得一團糟。 2.我們相信一股來自上帝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恢復我們的理智,這個力量遠超越我們的能力。 3.因為我們體會神的大愛,所以我們願意把個人心志和生活目標歸向神。 4.認真檢討我們的道德行為。 5.我們向上帝、自己、其他人承認我們的過錯。 6.我要預備自己心思意念,好讓神在我們身上動工,除去品格上的不足。 7.謙卑求神消除我們的缺點。 8.我們會列出過去曾經傷害過的人的名字,並且願意與他們和好。 9.如果可能,我們會直接與人和好,除非這樣做會傷害他們或其他人。 10.如果我們一旦犯錯,立刻向人認錯。 11.我們會藉著祈禱和默想而提升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更多認識祂,更多明白祂在我們身上的旨意,也求神給予能力,好完成祂在我身上的計劃。 12.透過上面11個步驟,提高我們靈裡的警覺性,我們會把這些傳遞給酗酒者,我們也會在日常生活實踐這些原則。 儘管今天的AA沒有什麽宗教色彩,但裏面的Twelve Steps基本上還是離不開靈性上的追求。跟其他戒酒的方式相比,AA幫助酗酒者戒酒的成功率非常高,因此患上其他成癮病的如賭博、吸毒、性癮的也相繼成了不同的匿名互助協會,這包括Sex & Love Anonymous(性癮匿名互助協會),Gambling Anonymous,Narcotic Anonymous等,他們戒除成癮病的主要原則還是來自Bill Wilson當初所設計的Twelve Steps。Bill Wilson藉著上帝的感動而寫出戒除酒癮的12個步驟,根據他的經歷,他深深明白到,戒除酒癮並不是靠人的意志力,乃是需要來自上帝的能力。認真細讀這12個步驟,不難發現,這根本就是幫助一個人追求靈性的成熟,這包括與神建立美好關係、品格成長、與人和睦。一個人如果願意按照聖經要求而追求靈性的成長,自然得到來自上帝的能力。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208)看不到的能力

  一個月之內輔導三個患有成癮病的男士,三個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信仰程度不同,輔導結果也很不一樣。 第一個是已過退休年齡的美國白人,過去幾十年都被色情網羅所困擾,雖然已婚,但一直無法勝過性的誘惑,早年網路還沒流行時,他就經常溜達成人商店,偷閱色情雜誌,網路問世之後,瀏覽色情網站已是例行公事。他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家,朋友同事沒人知道,連他的太太也蒙在鼓裡。但上得山多終遇虎,結婚幾十年後被無意被太太發現他的秘密,太座自然大動肝火,不離婚的的唯一條件就是要他接受心理諮詢,這也是他到輔導中心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是一個墨西哥人,也是已婚,年齡約四十歲,從家庭角度來說,他是一個好丈夫,是一個好父親。但他有一個「怪病」,就是跟女性交談時他右眼不停跳動,女生越性感,眼睛跳得越厲害,這當然讓他感到很尷尬,所以他經常要用手帕假意擦眼睛,以避免在人面前出醜,下意識他承認很害怕跟女生單獨說話。除了他的太太和公司幾個同事,知道他這種怪病的人不多。他很厭煩這種行為,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在過去數年,他看了好幾個精神科醫生,花了不知道多少錢,試過許多方法,但都沒有果效。 第三個是一個美國非裔,年齡不到三十,剛成家立室,夫妻兩人都有大學學歷,雙方都有一份高薪職業,但兩人卻欠了一屁股債,主要原因是先生患上賭癮。閒來無事他就到外洲賭場搏殺,不過最致命的是來自網路的誘惑,因為網路賭博方式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簡單的Blackjack 21點,到各類型運動球賽的賭博都有。所以儘管他們夫妻兩人年薪合起來超過20萬美元,但他們家總是入不敷出。不過據他所說,其實他的太太根本不知道他在外頭所欠債的真正數目,他非常擔心,如果他的問題一旦曝光,他一定走投無路,他的婚姻也隨之瓦解,這也是他來尋求幫助的主要原因。 先談那個看到女生眼睛不停跳動的那位病患,經過好幾次協談,他主要心理障礙是低落自我形象。從小渴慕女性,但過去一直被女生拒絕,儘管長大之後,擁有大學學位,事業有成,但仍然無法自我接納,在女生面前就感到魂不守舍,他眼睛的跳動是與他焦慮分不開的。怎樣處理他的焦慮?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改變他對自己的看法,幫助他建立個人自我形象。精神科醫生所使用的心理學方法我也嘗試了,但都沒有達成果效,經過一個多月的協談,我打算從信仰入手,話題打開之後,才知道他一家人經常去教會,但深入討論,才發現他是有名無實的基督徒。儘管他已經受洗成為基督徒,但他不接受耶穌是神,也不相信聖經所講是真實的,更認為聖經記載的神跡奇事是騙人的。我花了不少時間以理性角度討論聖經的可信性和耶穌的神性,但始終不得要領。我坦白告訴他我無法幫助他,難得的是他還是堅持每個禮拜找我傾談他的問題。 講到那一位愛賭博的年青人,他其實才智過人,只是自律不夠,滿以為憑著自己的聰明可以不勞而獲,結果陷入賭博網羅裡,無法自拔。他很想逃離這個捆綁,但有心無力,另一方面,他人生缺乏中心和方向。至於信仰方面,他相信有神,但不知道那一位是真神,而且他也不願意找一個宗教套牢自己,所以在協談中,始終無法討論怎樣以信仰來處理他的賭癮問題。 回頭講到哪位患上性癮的白人,他年青時已經信主,但對信仰一直未曾認真看待,所以多年都在罪惡泥沼打滾。他說2008年金融風暴是一個轉捩點,多年積蓄化為烏有,逼不得已將退休計劃延後,與此同時,他開始檢討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相信被太座發現性癮這件事其實是上帝的心意,他不想再做兩面人,很希望回到神的懷抱,正因為神早預備他的心,因此輔導工作很快水到渠成,不到兩個月他已經戒除多年的性癮,不過為了慎重起見,他願意繼續與我協談。 正如我前面所講,許多心理疾病也許可以透過心理學方法得治療,但根據我的經歷,果效短暫而且不持久,因為這些醫治方式是依靠個人的意志力,所以復發可能性很高,人的意志力始終是有限的,但神所賜的力量確是源源不絕。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