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2024 / Last updated : 06/10/2024 Timko 高偉雄每週的話 701-跨越种族的友谊 想象一下,你是住在豪華公寓的一位美國白人。某個午夜,警報聲突然響起,你從睡夢中驚醒,慌忙跑到街頭,隨後發現只是一場虛驚。意識到自己衣衫不整後,你決定到附近的一家咖啡店放鬆一下心情。
07/25/2024 / Last updated : 06/10/2024 Timko 高偉雄每週的話 700 – 情境歸因与性格歸因 假設你正在高速公路上駕駛,突然發現前車司機邊開車邊看手機,由於注意力沒有集中,你差點與他车相撞。你當時可能的想法是,這司機實在很不負責任,很自私,開車沒有自律。你巴不得有個交通警察出現,給他一張罰單。
07/18/2024 / Last updated : 06/10/2024 Timko 高偉雄每週的話 699-宗教与信仰(下) 上一期我們討論了兩位社會學家John Darley和Daniel Batson如何透過實驗揭露了一個深 刻現實:即使是那些在道德和宗教教育方面受過培養的人,在現實生活壓力面前,也未必 能夠實踐信仰上的要求。有意思的是,宗教心理學家James A. Fowler和其他學者,根據 這個實驗作出更深入的探討,他們把宗教劃分為三種:宗教作為手段(Religion as a means)、宗教作為目的(Religion as an end)、宗教作為探索(Religion as a quest)。
07/11/2024 / Last updated : 06/10/2024 Timko 高偉雄每週的話 698-宗教与信仰 很多人都對《新約聖經》中好撒瑪利亞人故事耳熟能詳。因著聖經這個故事,普林斯頓大學的兩位社會學家約翰·達利(John Darley)和丹尼爾·巴特森(Daniel Batson)設計一個很有啟發性的實驗.
07/04/2024 / Last updated : 06/10/2024 Timko 高偉雄每週的話 697 – 误解 一位小女孩手中抓著兩個蘋果,她媽媽笑問:“可以給媽媽一個蘋果嗎?”小女孩突然把 兩個蘋果咬了一口。媽媽心感失望,暗想女兒很自私,以為女兒會說:“我都咬過了,不 能給你了。”但小女孩咬完後說:“媽媽,這蘋果比較甜,你吃這個。”媽媽接過蘋果, 心感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