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心靈捕手

心靈捕手(英文稱Good Will Hunting)這部電影的故事儘管是虛構,但裏面的內容卻是很寫實,電影裏面一些情節,在輔導個案中也經常遇到。   電影主角名字就是叫Will Hunting,他是一位絕頂聰明的年輕人,生在波士頓貧民區一個破碎家庭,父母因沒能力供應他基本生活所需,因此他童年就在數不清的領養家庭度過,因著長期被領養父母的虐待,他心靈早已受到極大摧殘。成年後,他自力更新,白天就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大樓的清潔工人,其他時間就與三五好友到酒吧喝酒、泡妞。不過Will Hunting與其他同輩不一樣的地方,他喜歡閱讀書籍,並且過目不忘,更難得的是,他對數學有著非常過人之處。   Gerald Lambeau是麻省理工數學系的頂尖教授,經常在課堂上把一些數學難題對學生發出挑戰,一次他在系上公佈欄寫下一道他認為一般學生不易解決的數學難題,目的是考驗班上學生的數學能力,但多天沒人解答,而那個作清潔工人的Will Hunting卻無意看到這條數學難題,一分鐘不到就隨意在黑板上寫出答案。他作答完畢,就一溜煙跑掉,沒人知道是誰的傑作。教授於是再出一道更難的數學題目作魚餌,Will  Hunting不費功夫又解開答案,而教授也終於找到這條數學天才的大魚。經過多次接觸,教授對Will Hunting的聰明才智佩服得五體投地,非常盼望能夠栽培他成為數學上的愛恩斯坦。但教授也同時發現,對方也是一位叛逆不羈,甚至到處打架滋事的傢伙。教授經過多方調查,才知道Will Hunting原來背負許多童年創傷所帶來的陰影,他的聰明才智是超人一等,但EQ卻是一塌糊塗,他根本無法與人和平共處。教授儘管找了好幾位心理學專家為Will Hunting作心理治療,但每個專家都被這小子洞悉他們的心理而弄得灰頭灰臉,掃興而回。   教授最後只好求教一位他既愛且恨的好友Sean Maguire幫忙。Sean Maguire是一位心理學家,是數學教授大學時代的室友,過去兩個人曾經有些過節。根據教授所說,他在大學時代,無論在數學和物理各方面都比Sean優秀,因此Sean心裡對他既羡慕又妒忌,而Sean爲了不想與他硬碰,最終選擇走心理學這個冷門行業。但Sean完全不認同教授所講的,並且認為對方自視過高。反正兩個人各說各的,是真是假,只有他們兩個人才知道。不管如何,心理學家Sean還是願意幫助Will Hunting,好解決他過去童年所受到的創傷。   與其說是Seam協助Will,其實也是Will在幫助Sean,原來Sean本身也有他過去亡妻遺留下來的傷痛。Will起初不但拒絕Sean的幫助,並且找到機會攻擊Sean過去因為妻子死亡所帶給他的隱痛,但Sean並沒因此放棄對Will的醫治,相反的,他摒棄了自己心理學專家身份來處理他與Will的關係,並且以亦師亦友的心態來傾聽對方,因著Sean的坦誠,終於他以愛、關懷、同情贏取了Will的信任,並且順利敲開了Will過去一直封閉的心靈。Will終於舍下他最後一道防線,過去壓抑多年的憂傷、難過、痛苦等情緒終於得到宣洩的機會,心靈因此得到醫治,他也慢慢找回他的自信,並且鼓起勇氣接受一份他過去拒絕來自一位女生的愛。   這電影的佈局很引人入勝,而醫治過程也整理得很有條理,沒有過分誇張,也沒有搞得很神化。除此以外,電影情節講出數學天才Will Hunting,教授Gerald Lambeau,和心理學家Sean Maguire這三個人的微妙關係。教授過去在數學上已經有過顯赫的成就,曾經得過數學上的諾貝爾獎,但當他遇到這位曠世奇才Will Hunting,他卻有自慚形穢的自卑,對方才不過是一位20多歲的毛頭小子,未曾念過大學,也沒有受過正規數學訓練,隨手就解決了一道教授自己抓破頭的數學難題,這叫他在Will  Hunting面前抬不起頭來;而心理學家Sean Maguire?他在教授面前也是一樣,總覺得自己在學業和才智上比不上對方,儘管他嘴巴不承認,但極有可能他懷有一種「我不如對方」的自卑感。而數學天才Will Hunting呢?他也因著童年的遭遇,總覺得別人瞧不起他,他沒有看到自己在數學上的天賦,卻懷有來自破碎家庭所帶來的創傷和自卑,這導致他非常憤世疾族,處處與人惹是生非,連一位女生所發出的愛,他也裹足不前,不敢接受,如果不是心理學家Sean Maguire的協助,他一生的天賦也是被埋沒了。   這三個人都可以成為我們每個人一面鏡子,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遭遇,而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幫助,而每個人都有他得天獨厚的地方,如果當事人能夠欣賞那來自上天給他的天賦,他可以過一個悠然自得,充滿感恩的生活,但如果把眼目放在「別人有但我沒有」這種心態上,他一生就會感到很痛苦。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13) Howard Hughes

  上星期提到那位輕看奧運獎牌而後來成為中國宣教士的Eric Liddell,他的一生讓我想一個完全相反的人物,儘管他已經辭世好幾十年,但一提到他的名字,美國人可以說無人不曉,他就是曾經富甲一方的Howard Hughes,中文翻譯是侯活休斯。在世人眼中,他算是一個傳奇人物,不過他的一生根本就是浪費。   這位財主可以說生逢其時,他生長在美國德州的休士頓,是家裡的獨子。父親不是一個怎樣成功的石油商人,但卻因為擁有一項雙錐旋轉石油鑽頭的專利而致富,就是靠著這個專利,他家開了一家名叫休斯Hughes工具公司。16歲時,他父母相繼過世,留下75萬美元的遺產(在1920年這可不是小數目),而他就因著這筆遺產而有機會追求自己的夢想。   Howard Hughes從小就是一個個性孤僻的孩子,他寧願一個人呆在家裡,也不要到學校與其他人為伍。但他卻有非常獨特的天賦,就是很會折腾工具,鐘錶和腳踏車就是他最拿手又拆又裝的東西。11歲時他在家架起了無線電播送装置,12歲在自行車装上電池和馬達,讓它變成自動腳踏車,14歲他就拿到飛行員駕照。   在十幾歲的时候,他就宣稱其人生目標就是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高爾夫球員、世界上最好的飛行員、和世界上最好的電影制作人。而憑著他從父親所繼承的財產,他的夢想幾乎一一實現。他第一步就是進軍荷李活,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他所拍攝的兩部處女作《Everybody’s Acting》和《两個阿拉伯騎士》居然獲得商業的嘉許,而《兩個阿拉伯騎士》更獲得奥斯卡最佳喜劇片導演獎,其後他所拍攝的《The Racket》和《The Front Page》也都獲得奥斯卡提名。他人生三個目標已經達成一個。   一旦出名,他開始在荷李活過鬼混日子,第一個被他看上的是號稱默片時代最漂亮女孩的比莉德芙,儘管對方已經有婦之夫,但有錢使得鬼推磨,他還是把對方弄到手。之後,連續到手的女孩多的不可勝數,曾經有一家八卦雜誌統計,某一時間之内,休斯在洛杉矶藏有164個女朋友,但是在雜誌出版的當天,休斯的手下就接到了命令:把這一期所有印本全部賣空。   Hughes第二個夢想是要成為一個最好的飛行員,這位天才居然自學成為一個航空工程師,而他一生創造了許多飛行世界記錄。美國飛行員林白在1927年駕飛機用33小时30分飛越大西洋,被美國人看作是很了不起的英雄,而休斯爲了破紀錄而致力作新飛機的研制,1935年在試飛過程中他駕駛一個名叫H-1飛機創造了566公里時速飛行記錄,1937年他駕駛一架改装過的H-1創造了7小时28分25秒從洛杉磯到纽约的飛行記錄,舊記錄是9小时27分,因著一連串的飛行記錄,他公司的飛行器也成為同業的佼佼者,休斯公司的產品也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產品。因著他的發明和經營,休斯因此成為美國第一個billionare富翁 。 看來他人生三個目標,除了高爾夫以外,其他兩點都都做到了。但讓人談話資料最多的是他的古怪行為。他原來患有强迫性精神症。休斯喜歡吃豆子,但他對豆子的大小非常介意,要用一個特殊的叉子把豆子按大小排序之後再吃。他還有一個奇特的習慣,堅持拿東西要墊上纸巾,免得被細菌感染。他一生儘量不和別人握手。晚年他把自己關在自己旅館的最高一層,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1976年4月5日,70歲的他被送院途中,死在私人飛機上,但多年隱居生活,讓人無法辨別他的外貌,最终FBI透過指紋才能確定死去的人就是休斯,屍體解剖認為他死與腎衰竭,在其血液中還有致命劑量的可卡因(Cocaine)和大量的地西泮(一種強烈的抗焦慮藥),其胳膊上還發現一個折斷的針頭。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被發現患有嚴重的營養不良。億萬富豪居然患上營養不良?這實在很諷刺。休斯就這樣過他的一生。   人的性命只有一條,卻可以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是儘量享受人生,及時行樂,正如休斯那個樣子,那是浪費生命;第二種是把生命投入自己的工作、事業、家庭、娛樂等事情上,這不是浪費生命,乃是花掉生命;第三種是將生命做永恆的投資,不是把將目光放在此生此世,乃是投注於具有永恆價值的未來,像宣教士Eric Liddell就是一個例子。   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休斯卻是如此浪費他的一生,幾十年轉眼過去,有誰記得他過去在地上所做的事情,永恆國度也沒有他的份。很可惜,很多人就像他一樣,浪費地上一生的歲月。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12) Eric Liddell

  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2012年在倫敦舉行,爲了奪得一面獎牌,各國選手展出渾身解數,有人作弊,有人嗑藥,有人打假,反正各盡奇謀,就是要得到每個運動員夢寐以求的一個獎牌。眾所周知,獎牌其實真正價值不是很高,但背後所帶來的榮譽和回國之後的各種好處卻是數之不盡,這種唯利是圖的心態,跟當初希臘人提出的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可以說是完全違背了。2008京奧就有一個瑞典選手﹐在摔跤項目中﹐祇拿到一面銅牌﹐他非常不滿意﹐他強調參加比賽就是拿金牌﹐因此在領獎的時候﹐對著會眾大罵裁判不公平﹐最後把銅牌摔在地上﹐不肯接受。中國大陸以前也提過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個口號,今天只能當作是笑談,現在連銀牌銅牌都不入流,唯有金牌才被認為是真貨。所以你能夠體會中國運動選手參加奧運的心理壓力是何等的大。中國跳欄選手劉翔就因要背負13億中國人期盼的重擔,兩次奧運尚未上場就已經受傷,與其說是身體受傷,倒不如是心理壓力過重。   基督徒講奧運﹐難免要談到一位運動健將,他的名字叫Eric Liddell,其父母在中國清朝時代從英國到中國作宣教士,他本身是蘇格蘭人,但出生在中國天津。Eric天生性格善良,並且擁有上帝賦予的賽跑恩賜,不過他在田徑場上比賽的心態跟一般運動員完全不同,他認為在運動場得勝是榮耀上帝方法之一。   Eric六歲時從中國回到英國,並接受當地高中和大學教育,但他年輕時就懷著跟他父母一樣的心志,要到中國成為一個傳道者,在他尚未成為宣教士以前,他願意以神所給予的恩賜來榮耀神。   Eric 很早就顯出他運動天賦,1920年在愛丁堡大學念書時,他的體育天份初露頭角,成為該校一位很出色的橄欖運動員,後來更上一層樓,進入蘇格蘭國家隊,當時英國報界給予他很高評價,認為他將來在橄欖球場上會有出色成就,但沒多久,他被英國知名教練看中了,並引領他走上田徑之路。之後,Eric在大學運動會經常參加100碼和220碼短跑,而且成績驚人,為此,英國上下對他給予厚望,盼望他能夠在1924巴黎奧運為英國在田徑項目上奪取一面金牌,而他也如此期盼。但許多人不知道Eric有他個人做事原則,他參與比賽是爲了榮耀上帝,如果有違神旨意的事情,他會拒絕參與,很不幸的是,那一年巴黎奧運100公尺比賽被安排在星期天,而Eric認為安息日是敬拜神的日子,逼不得已只好放棄。儘管當時英國王室和奧運委員會多方遊說,但都被他拒絕。 Eric在巴黎奧運揭幕以前,其實早已知道100公尺比賽將會在星期天舉行,因此他預早放棄參與這項比賽,而專攻非他專長的400公尺比賽項目。儘管他在初賽拿到小組第一名,但總成績仍然不在最佳前三名,意思是說,除非他在決賽有驚人表現,否則他得獎牌的機會很渺茫。Eric因信仰而放棄100公尺比賽這件事情,早已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就在400公尺決賽前,美國代表團的復健師遞給他一張字條,上面引用了舊約聖經一句話,「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撒上2:30)。神果然看顧尊崇祂的Eric,儘管400公尺不是他的專長,而且抽籤被分放在最外圍的跑道,在最不看好的情況下,他居然跑出47秒6的世界紀錄,拿到這項比賽的金牌。   Eric跟許多運動選手很不一樣,得獎牌非他人生目標,榮耀神才是最重要,但不要以為他到田徑場上敷衍了事,他每次參加競賽,他必然全力以赴,會把握任何贏取獎牌的機會,但他心態不是爲了自己,乃是爲了神。正因為他以神居首位,連在英國國家元首和奧運委員會面前也買帳,神因他得榮耀,而神也讓他在世人面前得榮耀。   奧運可以說是我們今天這個社會一個縮影﹐運動員在奧運所追求一面獎牌﹐跟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財富名利等東西大同小異。追求這些物質東西並非是錯,正如球員在球場上要得一面獎牌也沒有不對,重點在乎人的心態,一個人能夠按著神所賜的天賦來發揮他的才能,貢獻社會,過榮耀神的日子,同時以感恩心來享受神所給予的一切,神會加倍祝福他;但如果一個人為求滿足個人私欲,眼目放在地上的榮華富貴,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心中無神,眼中無人,這種心態跟一個奧運選手用嗑藥、作弊方法求得一面獎牌並無差別,但這卻非神喜悅的事情,他們在地上得不到祝福,在天國也失去永恆的獎賞。   巴黎奧運之後,Eric自動放棄所有可以讓他名成利就的機會,他回應神對他的呼召,去到中國,跟從他父親的腳蹤,作了一位全職的宣教士,最後他也死在他出生的地方,他沒有為得一面奧運獎牌而迷失,而也沒有被世上榮華富貴所蒙蔽。許多年後,中國天津立碑紀念這位曾經在中國撒下福音神的僕人,當然,他在天國得到的獎賞才是最具永恆意義。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11) 少批評多建議

  1931年5月7日,150個警察在紐約市圍捕一名土匪,1000人圍觀雙方的火拼,最後警察把這名土匪逮到,並宣佈這是紐約市有史以來最危險、殺人不眨眼的悍匪之一。但是這名土匪怎樣看待他自己呢?當警察最後衝到他的寓所去搜查時,找到他留下來的一封信,內容卻是這樣說:「我是一名心腸仁慈善良的好市民,從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你們要這樣對待我?」   這名土匪不久前才開車載著女友在街上溜達,不巧在半路上被一名警察攔截要求他拿出駕駛執照,由於有案在身,他不由分說地便從車中跳出來,先用鐵棍把警察打倒,然後拿了警察的手槍,當場開槍將警察打死。然而在他所寫的信裡面,卻說自己是一個心腸仁慈善良的好市民,從不傷天害理。   紐約市立監獄的主管曾經說,在他當獄吏多年當中,他觀察到這些關在監牢中的犯人絕少人認為自己是個壞蛋。他們跟一般人一樣,很能夠自圓其說,為自己找各樣的藉口去解釋為什麼他們要去搶銀行、為什麼要作姦犯科。   事實上,不但關在監牢中的土匪是這個樣子,我們每一天所接觸到的人也都是一樣。   我曾經負責帶領過教會中的一個小組,當中有一個成員是被大家公認為最頭痛的人物。小組裡面有十多人,幾乎每一位都對他很不以為然,他曾經為了幾塊錢與人有過節,為了團契工作的分配而與人發生爭執,也為孩子之間的事而跟別人的父母起衝突,團契中幾乎每一個人都為了他而搞得人仰馬翻。為此,我決定幫助大家不要再為這些個人的事而傷害弟兄姊妹間的感情,特別召集一些跟他發生過節的弟兄姊妹,出來和他一起來把事情說個清楚。當天我才剛把開會的目的說出來,他就立刻掏出三張密密麻麻的紙頭出來,把那些與他發生過節的事情都解釋的「清清楚楚」,重點是,裡面沒有一句話說到他自己有錯,錯都是在對方。   那是我認為一生中所召開最失敗的一次會議,事後我自己檢討,要當場指正一個人的過錯,說出他的不是,是絕對發揮不了果效的。   美國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家卡內基曾經說,當我們處理人的問題時,要了解我們並不是面對一個理性的人,而是在處理一個非常情緒化的動物,換句話說,是一個充滿各種偏見,同時也在用盡各種方法維護自尊的動物。只有愚昧的人才會以批評和指責,然而絕大多數的人都採取這樣的處理方式。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