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境內的淄水河畔,有一個泥塑的人偶和一個木雕的人偶。在一個天旱無雨的季節甲,泥偶和木偶曾有一段朝夕相處的經歷。時間一長,木偶漸漸看不起泥偶,因此總想找機會譏笑它。 一天,木偶帶著嘲笑的口吻對泥偶說:“你原本是淄水西岸的泥土,人們把泥土揉合起來捏成了你。別看你現在有模有樣,神氣十足,等八月一到,大雨嘩嘩而下,淄水一下子猛漲起來,你很快就會被水泡成一堆稀泥了。” 那泥偶並不在意,它以十分嚴肅的口吻對木偶說:“謝謝您的關心。不過,事情並不像你所說的那樣可怕。既然我是用淄水西岸的泥土捏成的泥人,即使被水衝得面目全非,變成了一堆稀泥,也僅僅是還了我原來的面目,讓我回復到淄水西岸罷了。而你倒是要仔細地想一想,你本來是東方的一塊桃木,後來被雕成了人。一旦到了八月,大雨傾盆而下,引起淄水猛漲,波浪滾滾的河水將把你衝走。那時,你只能隨波逐流,不知會漂泊到什麼地方。老兄,你還是多為自己的命運操操心吧!”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那些自以為高人一等的“聰明人”,在嘲笑別人的時候,應該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之處。只有這樣,才能夠保持謙虛謹慎,使自己進步得快一些。
一位麵包店的老闆氣沖沖到法院控告長年供應他鮮奶油的農場主人詐欺。 法官開庭審理這個案件,針對麵包店老闆提出的控訴,指稱農場主人在供 應鮮奶油時,苛扣鮮奶油的斤兩這件事,詢問農場主人是否有什麼答辯。 農場主人莫名其妙地被法院傳訊,直到此時才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他不 服地對法官說,每次所運用的鮮奶油,重量都事先自行秤過,絕不會有斤 兩短少的事情發生,他認為這應該是一場誤會。 麵包店的老闆聽到這樣的辯詞,馬上提出有力的證據,將農場主人前一天 剛送到、猶未開封的鮮奶油,呈上堂前交給法官。法官見到這罐鮮奶油的 包裝上寫著重量是一公斤,但實際秤出來,卻只有八百多公克的重量。法 官當下便生氣地質問農場主人,重量明明短缺了這麼,竟然還敢睜眼說瞎 話地狡辯。 農場主人無辜地向法官表白,他在鄉下地方,農場中沒有磅秤,一向都是 用傳統的天平來秤重量。而他每次運送鮮奶油給麵包店的老闆時,總會順 便買一公斤重的麵包回農場,做為一家大小的餐點。為了省事,農場主人 總是在天平的一端放上買回來的一公斤麵包,另一邊則是擺上相等重量的 鮮奶油,準備下次給麵包店老闆送貨。 法官聽完農場主人的陳述,望著滿臉漲得通紅的麵包店老闆,真不知道這 個案子該怎麼樣來下判決。 ****************************************************** 有個俗諺是這樣說的: 我們總是喜歡用放大鏡,來審視別人不盡完善之處; 但對於自己的缺點,卻喜歡使用望遠鏡,彷彿它根本不在我們身邊一般。
有一個年輕人,在路上與他在大學時期的教授巧遇,老教授關心地殷殷詢問年輕人的近況。 年輕人經昔日的恩師這麼一問,彷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將自己從離開學校,進入目前工作的公司之後,所有遭遇的不順利情形,一五一十地對老教授盡情傾訴。 老教授耐心地聽著年輕人的抱怨,好不容易等到年輕人告一段落,老教授才點點頭,說:「看來,你的狀況似乎不是十分理想;不過,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想過要改變這種現況,讓自己過得好一點呢?」 年輕人急忙回答:「我當然想要過得更好呀!教授,有什麼訣竅嗎?」 老教授神秘地笑了笑:「的確有訣竅,你明天晚上若是有空,到這個地址來找我!」說著,老教授遞了張名片給年輕人。 第二天晚上,年輕人來到老教授的住處,那是在市郊的一處簡陋平房。 老教授看到年輕人,高興地在屋外擺了兩張涼椅,要年輕人坐下來陪他聊天、看星星。 老教授言不及義地和年輕人聊了半晌,年輕人毛躁了起來,急著要老教授告訴他,如何方能使自己過得更好。 老教授微笑指著天上的星星:「你可以數得清,天上有多少星星嗎?」 年輕人抓了抓頭:「當然數不清了,這和我有什麼關係?」 老教授望著年輕人,語重心長地道:「孩子,在白天,我們所能看到最遠的東西,是太陽;但在夜裡,我們卻可以見到超過太陽億萬倍距離以外的星體,而且不只一個,數量是多到數不清的。」 年輕人若有所悟地,時而抬頭看看星星、時而低頭沈思,想著教授所說的話。 老教授繼續道:「我知道你的處境不順利!但若是年輕時便一帆風順,終其一生,你也只不過看到一個太陽;重點是,當你的人生進入黑夜時,你是否看到更遠、更多的星星?」 年輕人的思緒彷彿進入宇宙的最深邃之處;感覺自己猶如站在埃佛勒斯峰頂,一片大好的未來美景,正在他的眼前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