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 惱羞成怒
「忿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情緒狀態,其表現方式和程度各不相同,從輕微的不悅到激烈的憤怒甚至暴怒皆有。有些人將怒氣埋在心裡,有些人則毫不掩飾地表現在臉上,甚至在公眾場合爆發。怒氣的持續時間也因人而異,有些人來得快去得也快,有些人則將怒氣轉化為長期的怨恨、苦毒和仇恨。儘管發怒可能只是一瞬間的事,但其後果卻可能十分嚴重,讓人終身後悔。
你可知道,怒氣與人的思維密切相關。思想產生情緒,情緒引發行為,行為塑造個性,而個性決定了人的命運,因此有人說,思想決定未來。掌控怒氣的秘訣在於感受和意識到那些讓自己情緒化的事物,學會接受和順應它。只有當人意識到,是什麼讓自己情緒化時,才能改變它。如果連原因都不知道,又如何能改變呢?
大家都聽過「惱羞成怒」這個詞,仔細分析,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情緒:羞恥和憤怒。羞恥被稱為原發情緒,是內在的;而憤怒是激發情緒,是外在的。通常,人先有原發情緒,然後才產生激發情緒,沒有羞恥感就不會有憤怒。
原發情緒包括委屈、羞恥、被忽視、不被重視和失望等感受,這些感受是內在的、隱藏的,且沒有力量的;而激發情緒則是憤怒,屬於外在的,顯露出來,並且具有力量。試想,作為大丈夫的男人,怎能讓人看到自己受辱、受委屈、那種窩囊軟弱的樣子?因此,他們常會通過吼叫、拍桌子和罵人來表達。因為在憤怒中,他們感受到力量,只有通過憤怒,他們才能表達內心的委屈和羞辱。
其實,發怒的用意也是在保護自己,目的是掩飾內心的羞恥感、自卑感和無力感,這是一種無意識行為。為了不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脆弱,他們將這些脆弱和無力感轉化為憤怒。理解這一點,我們在生氣時,不僅要處理外在的激發情緒,更需要關注內心的原發情緒。原發情緒得不到解決,其他努力都是徒勞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也能更有效地處理一個暴跳如雷的大漢。
無論是憤怒、憂鬱還是恐懼,這是每個人都有的情緒。情緒本身不是問題,關鍵在於是否了解自己在生氣,是否體會到自己的恐懼或憂鬱。那么我們該如何處理情緒呢?在處理外在情緒之前,首先要解決原發情緒如羞辱、自卑、委屈、被藐視和失望。值得注意的是,感到羞辱、受委屈、被藐視或自卑,這些感受因人而異,屬個人評估,原發情緒的決定因素很多,與個人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父母教導和個人修養有關。
情緒反應因人而異,有些人自尊心和被認可感需求極高,因此更加敏感和脆弱;而有些人對他人的藐視無所謂,甚至能輕易一笑置之。原生家庭是一個重要因素,當中也牽涉到成長背景,關鍵在於人的心態和心理素質。具備良好心理素質的人,能夠有效處理這些負面情緒,不會被羞辱、委屈、自卑和被藐視所擊垮。他們擁有強大的內心力量,能夠從容應對來自外界的挑戰和壓力,懂得自我調節和自我激勵,保持積極的心態,並能從逆境中學習和成長。
相反,缺乏良好心理素質的人,容易被負面情緒困擾,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怨自艾的惡性循環中。如果這些負面的內在情緒得不到有效疏導和處理,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甚至進一步影響其人際關係和生活質量。
總而言之,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內在的心理質素和心態是我們面對生活挑戰的關鍵。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才能真正有效地處理和超越那些讓我們感到羞辱、委屈、自卑和被藐視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