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湯麵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名稱我們叫它做一碗湯麵。 這個故事是十五年前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也就是除夕夜,發生在日本札幌街上一家「北海亭」的麵館裡。除夕夜吃蕎麵條過年是日本人的傳統習俗,因此到了這一天,麵館的生意特別好,北海亭也不例外,這一天幾乎整天都客滿,不過到晚上十點以後幾乎就沒有客人了,平時到凌晨,街上都還很熱鬧的,這一天大家都早一點趕回家過年,因此街上也很快就安靜下來。 北海亭的老闆是個憨憨傻傻的老實人,老闆娘倒很古道熱腸,待人親切。 除夕夜,最後一個客人走出麵館,老闆娘正打算關店的時候,店門再一次輕輕地被拉開,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小男孩走進來,兩個孩子大約是六歲和十歲左右,穿著全新的一模一樣的運動服,那女人卻穿著過時的格子舊大衣。 「請坐!」聽老闆這麼招呼,那個女人怯怯的說: 「可不可以……來一碗……湯麵?」 背後的兩個孩子不安地對望了一眼。 「當然……當然可以,請這邊坐!」 老闆娘帶著他們走到最靠邊的二號桌子,然後向廚臺那邊大聲喊著:「一碗湯麵!」一人份只有一團麵,老板多丟了半團麵,煮了滿滿一大碗,老闆娘和客人都不知道。母子三人圍著一碗湯麵吃得津津有味,一邊吃,一邊悄悄地談著:「好好吃喲!」哥哥說。「媽,您也吃吃看嘛!」弟弟說著,挾了一根麵條往母親嘴裡送。 不一會兒吃完了,付了一百五十元,母子三人同聲誇讚:「真好吃,謝謝!」並且微微了鞠了一躬,走出麵館。   「謝謝你們!新年快樂!」老闆和老闆娘同時這麼的說。 每天忙著忙著,不知不覺很快地又過了一年。又到了十二月三十一日這一天;迎接新的一年,北海亭的生意仍然非常興旺。比去年除夕夜更忙碌的一天終於結束了,過了十點,老闆娘走向店門前,正想將門拉下的時候,店門又再度輕輕地被拉開,走進來了一位中年婦人另外帶著兩個小孩。老闆娘看到那件過時的格子舊大衣,馬上想起一年前除夕夜最後的客人。 「可以不可以……給我們煮碗……湯麵?」 「當然,當然,請邊坐!」 老闆娘一邊帶他們到去年坐過的二號桌子,一邊大聲喊:「一碗湯麵!」 老闆一邊應聲,一邊點上剛剛熄掉的爐火。 「是的!一碗湯麵!」 老闆娘偷偷地在丈夫的耳朵旁說著。 「喂,煮三碗給他們吃好不好?」 「不行,這樣做他們會不好意思的。」 丈夫一邊這麼回答,卻一邊多丟進半團麵條到滾燙的鍋子裡,站在旁邊一直微笑著看著他的妻子說:「你看起來挺呆板的,心地倒還不錯嘛!」   丈夫默默地盛好一大碗香噴噴的麵交給妻子端出去。   母子三人圍著那碗麵,邊吃邊談論著,那些對話也傳到了老闆和老闆娘的耳朵裡。   「好香……好棒……真好吃……!」   「今年還能吃到北海亭的麵,真不錯!」   「明年能夠再來吃,就好了……!」   吃完了付了一百五十元,母子三人又走出了北海亭。   「謝謝!祝你們新年快樂!」   望著這母子三人的背影,老闆夫婦倆反覆談論了些久。   這三年的除夕夜,北海亭的生意仍然非常的好,老闆夫婦彼此忙到甚麼都沒時間講話,但是過了九點半,兩個人開始都有點不安了起來。十點到了,店員們領了紅包也回去了,主人急忙將牆壁上的價目表一張一張往裡翻,把今年夏天漲價的:「湯麵一碗二百元」那張價目表,重新寫上一百五十元。二號桌上面,三十分鐘前老闆娘就先放上一張:「預約席」的卡片。   好像有意等客人都光了才進來似的,十點半的時候,這對母子三人終於又出現了。哥哥穿著國中的制服,弟弟穿著去年哥哥穿過的稍嫌大一點的夾克,兩個孩子都長大很多,母親仍然穿著那件褪了色的格子布舊大衣。   「請進!請進!」老闆娘熱情的招呼著。   望著笑臉相迎的老闆娘,母親戰戰兢地說:「麻煩……麻煩煮兩碗湯麵好不好?」   「好的,請這邊坐!」   老闆娘招待他們坐到二號桌,趕快若無其事的將那「預約席」的卡片藏起來,然後向裡面喊著:「兩碗湯麵!」   「是的!兩碗湯麵!馬上就好了呦!」   老闆一邊應聲,一邊丟進了三團麵進去。   母子三人一邊吃麵,一邊談著話,看起來很高興的樣子。   站在廚臺後面的老闆夫婦也跟著感受他們的喜悅,內心也跟著喜悅起來。   「小淳和哥哥;媽媽今天要謝謝你們兩個人啊!」   「謝謝!」    「為甚麼?」   「是這樣的,你們過世的爸爸所造成八個人受傷的車禍,保險公司不能支付的部份,這幾年來每個月都必需繳五萬元。」   「欸,這個我們知道呀!」哥哥這麼回答。   老闆娘一動也不動的靜靜聽著。   「本來應該繳到明年三月的,但是今天已全數繳完了!」   「哦,媽媽,真的呀?」   「欸,真的。因為哥哥認真的送報,小淳幫忙買菜做飯,使媽媽可以安心工作,公司發給我一份全勤的特別加給,因此今天就將剩下的部份就全部繳完了。」   「媽!哥哥!真是太好了,不過以後請讓小淳繼續做晚飯。我也要繼續送報紙。小淳,加油!」   「謝謝你們弟兄倆,真的謝謝!」   「小淳和我有一個秘密,一直都沒有跟媽媽您說,那是……十一月的一個禮拜天,小淳的學校通知家長要去參觀教學課程,小淳的老師還特別附了一封信,說小淳的一篇文章被選為全北海道的代表,將參加全國的作文比賽。我聽小淳的同學說才知道的,因此;那一天我代表媽去參觀了。」   「真有這回事?後來呢?」   「老師出的題目是『我的志願』,小淳是以一碗湯麵為題寫的作文,還要當眾讀這篇作文。」   「作文是這樣寫的:爸爸車禍了,留下很多債務,為了還債,媽媽從早到晚拚命工作,連我每天早晚認真送報的事,弟弟也全部寫出來了。」   […]

發怒

  父啊,赦免他們 到了一個地方,就在那裏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當下耶穌說: 父啊,赦免他們; 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路二十三33、34) 發怒,極平常的生活經驗。國王或平民,貴胄或走卒,教授或學生,丈夫或妻子,都熟悉這情緒被激動的感覺。有人占了你的停車位,有人在公路上切進你的車道,旁桌後來的客人比你先得侍者的招呼,秘書忘記把你的文件準備好,丈夫公開承認外頭有個情婦,今天挨老闆刮了鬍子。先是一點挫折感,再加上同事的白眼,回家的路上在擁塞的車陣中吸夠了一氧化碳,進門時兒子的紙飛機湊巧射到你的眼鏡上來,最後這一根稻草終於壓垮了駱駝的脊背。怒氣像火山一般炸向無辜的人。 一次一小滴,一次一小滴,時間長了,次數多了,也會累積成足夠的質量,推入臨界點,只要碰上一絲小火星,就可以引爆連鎖反應。 被釘十字架的耶穌如果發怒咒詛,我們都會諒解。歷史上還有誰在短時間內,承受了這麼多的刺激 — 前一天晚上,客西馬尼園的樹影,驚見神的兒子獨自承擔死亡腳步聲迫近的傷痛。耶穌有權期待門徒給他幾句精神上的支援,他們卻身體困倦到睡著了。親手調教了三年半的猶大,耶穌有權指望他親頰問安,猶大所獻上的,卻是出賣恩師的毒蜘蛛之吻。耶穌有權期待首席弟子宣誓效忠;彼得卻在小使女面前,三次發誓賭咒說,我不認得這個人。(路二十二39 ~62)彌賽亞有權享受人類的崇拜,大祭司的爪牙卻用拳頭打他,譏笑說:「基督啊,你是先知,告訴我們,打你的是誰?」(太二十六67、68) 第二天一早 ·彼拉多這巡撫鞭打了造他之主。(太二十七26) ·兵丁將荊棘戴上萬王之王的頭。(太二十七29) ·軍兵吐唾沫在受膏者的臉上。(太二十七30) ·群眾瘋狂地咒詛,把祂釘十字架。(路二十三21) ·官府嗤笑萬主之主說,祂救了別人,可以救自己吧! ·同釘十架的一個強盜譏誚說:「你不是基督嗎?」 ·兵丁在十字架的腳下,拈鬮分上主的裏衣。(約十九24) 祂有資格發怒,祂有權利咒詛,祂有足夠的理由咆哮,祂有理由開口獅吼。措詞強硬的咒罵,比如說「你死了下地獄,活該!」也不算過分。溫和的抱怨,比如說「等你看見我升上了寶座,你會後悔!」算是客氣。在場的祭司、兵丁、跟隨耶穌的婦女、群眾,沒有一個期待耶穌所吐露的竟是充滿仁愛的禱女:「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這幾個字曾否輕扣你的心扉?你可曾驚訝於耶穌的寧靜?他怎麼可能按捺得下怒火?他的秘訣何在? 請再仔細咀嚼這幾個字: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你在這簡單的幾個字,瞥見了上主的品德–耶穌替他們找藉口來祈求父神的饒恕。就好像他雙眼所見的,不是嗜血的暴徒,而是迷失的人類。不是兇手,而是被害者。不是盲從,而是困惑。不是殘暴的狼,而是無牧之羊。 就是這種仁愛的情懷,催使祂從藍天降到大地,從拿撒勒邁向各各他,從伯利恒的馬槽走到加略山的十架。他的雙眼完全被仁愛的天性所支配– 人批評祂貪食好酒,祂看 那是認同人類的最佳表白。 人譏笑祂結交罪人,祂看 那是分享福音的最好機會。 人嫉妒祂釘他十架,祂看 那是成全救恩的最美途徑。 人鞭打祂渾身傷痕,祂看 那是榮歸天家的最佳勳章。 就是這種情懷,這雙仁愛的眼睛,這充滿憐恤的心靈,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吩咐日光照好人也照歹人。愛他的仇敵,為逼迫祂的凶徒禱告。在大馬色的路上挽回掃羅追殺基督徒的腳蹤,在加利利海邊給失敗的彼得第二次的機會,在耶路撒冷向懷疑的多馬邀請說:「伸出手來探入我的釘痕。」祂替狂徒保羅、懷疑者多馬、莽夫彼得所作的禱告,也是這仁愛滿溢的幾個字:「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被他的仁愛所征服的保羅,以顫驚的筆調描寫他的詠歎:「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五8) 愛就是仁慈的眼光,憐恤的心靈,赦免的情懷。愛就是–十字架上的代禱。更精確的說,耶穌就是愛。 你如果到過加略山,聽過這十八個字,下次紙飛機射到你眼鏡上來,你的反應會是仁愛的眼神。 由飛揚網站 (www.touchlife.org) 提供

生氣與發怒

「生氣」與「發怒」 ●麥陳永萱 我是基督徒,一向認為「生氣」和「發怒」都是惡習, 應該戒掉。 最近,一幅掛曆上的聖經經文,叫我吃驚又慚愧。吃驚 是因為我誤解了聖經幾十年,慚愧是我走的標準比神定 的更高!經文取自聖經以弗所書四章廿六節:「生氣卻 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遇事不愜意拿起手槍到街上亂掃一翻,濫殺無辜,那當 然是犯罪。被人陷害,買凶報復,也是罪。 下屬不小心,壞了大事,於是大發主子威,罵他個狗血 淋頭,叫他在同輩面前無地自容,難道不算犯罪嗎? 指出他的錯,嚴嚴告誡,甚至按章處分。你生氣了,卻 沒有犯罪。 太太姍姍來遲,讓你乾等了一小時,你鐵青著臉說: 「你總是遲到!毫無時間觀念,你知道嗎?我的時間十 分寶貴,不像你終日無所事事。」雖不算犯罪,卻是大 錯了。 第一,錯在「論斷」:什麼「總是」遲到?做過統計嗎? 有記錄在案嗎? 第二、錯在「輕視」:他是小人物,無時間觀念,你是 大人物,所以時間寶貴。 倒不如說:「噢!太太,已經等了一個小時了,辦公室 工作堆積如山,我生氣了,又擔心你被綁架,或是遭車 禍,再多等十分鐘,我就要離開或報警啦!」 你確是生氣了,卻沒有傷害對方。也許還生潤滑感情之 效哩!因為你關心她被綁架或遭車禍。 丈夫蠻橫固執,叫你大發雷霆,罵道:「你這一副牛脾 氣,十足你爸爸,真是虎父無犬子,一門三傑,怪不得 嫂子要鬧離婚了。」你看多厲害,三言兩語,父子三人 都給罵盡,還揚出別人的家醜。 其實,你可以是一個可愛的生氣人。 「嫁你十多年了,你的牛脾氣一點沒改,我要忍耐到何 時啊?」接著嗚嗚的哭起來,楚楚可憐,他能不好言相 慰? 又或:「你這氣死人的牛頭啊!我真要請教婆婆是如何 和你度過一生的!」雖然生氣了,卻叫婆婆光彩。 壓力需要用「生氣」來宣洩,卻可以不犯罪。 試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 太陽下山了,趕著羊兒,荷著鋤兒,拖著一身疲累卻放 下一心的怒氣,還見小村燈火閃爍,炊煙裊裊,急步回 家享受可口的晚餐,溫馨的天倫之樂! 當你在辦公室收拾桌面凌亂的文件,關掉螢光流動的電 腦時,順便也能解開心結,放掉一心的怒氣,疲累卻輕 鬆地接孩子放學,回家按開電燈時,也請按熄心中的怒 火,然後弄晚餐,排餐桌,準備溫馨的家庭樂。 有人認為「恩怨分明,睚眥必報」是正義、正確的態度。 我看武俠電視片,長篇小說,有人一生為復仇而奔波勞 碌,甚覺無聊和不值! 「發怒」是刺激的自然反應,不容易壓制,但卻不能容 讓它長期在心中發酵,毒害心靈,蠶食人生! 因此神定了一個時限:「不可含怒到日落」!

怒火

怒火(anger)               馬太福音五章廿一至廿二節       何理樂是居住在賓夕凡尼亞州的一個中年人,人人都稱他為好好先生。在公司裡他人緣甚佳,甚得同事愛戴。在家裡是個好丈夫好父親,在外並沒有拈花惹草。他是童軍領袖,又是義務救火員,每主日都到教堂參加主日崇拜。人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快樂無憂的模範市民。       他在一間工廠當技工,每天都辛勤的工作。l990年10月的一個早上,他如常清早起床,吃過早餐,駕著他的車子回工廠,家人並沒有發覺他有任何異常行動。他回到工廠,泊好了車子,走進內廠,並和同事打招呼,隨即從口袋中拿出一枝.45口徑和另一枝.38口徑的自動手鎗,開了三十發子彈,把與他相處了十五年的同事一一殺掉。他差不多殺了十個人然後駕車回冢。       當特警人員重重把他的房子圍困時,他站在門口,目露兇光,用極污穢的言語警告說:「有膽者來,我會把你們一一置於死地!,       這事轟動了整個美國。認識他的人,無一相信造樣的一個好人,會突然兇性大發,大開殺戒。事後,據警方調查所得,發覺他的行動絕不是偶然的,而是早有計劃。而他的動機,也是非常明顯的。原來,他多年來,心裡一直藏著許多積怨和憤怒。他的同事嫌他駕車大意,拒絕和他坐同一輛車。他做工雖是稱職,但表現卻平平,一些比他年青和能幹的技工都先後升了職,而他十多年來,還是當同一的職位。他被鄰居欺負,不敢據理力爭,只是忍氣吞聲。 這一切他都一一記在心中,讓怒火不斷燃燒,終於他忍受不住,爆發出來,造成造大悲劇。       其實,在今日的社會裡,像何理樂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不少人內心充滿了積怨和憤怒,難怪社會也充滿了暴力、爭吵、鬥爭。 經文釋義         馬太福音五21-22:「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銳:『不可殺人』;又說:『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斷;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摩利的,難免地獄的火。”       首先我們看看怒氣的成因。著名的心理學家哥連士教授(Gary Collins)列出四個通常嵩致憤怒的成因: l)遇到不公平的事—當我們遇到不平的事,心裡怒火頓起。比方來諛,同事懶洋洋卻獲升職,而你辛勤盡貴卻遭解僱,在此情形下,怒氣填胸是人之常情。耶穌看到那些人污穢了神的殿,他就大動肝火把那些人趕走。池為不平而動怒,這是義怒,是合理的。 2)遍挫敗—甚麼是挫敗?當你計劃好一切,但事情卻不如意, 你無法完成你的計劃,心裡便有挫敗感。比方來謊,當你計劃駕車到教堂崇拜,卻發現車子”爆吠」*阻延了你的計劃,這挫敗感便會導致憤怒。 3)遭恐嚇和傷害—當一個人遭拒絕,被恐嚇’被屏或是受到不平的待遇,令到自尊受損,就會撙致憤怒。 有樣學樣—憤怒具傳染性,如果我們活在一個憤怒的社會,自己也會不知不覺地受到感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