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失敗也是指南針

  舊約有一個約拿,神吩咐他往東的尼尼微城傳講神的話,但是他叛逆不聽吩咐,神叫他坐船往東去,他卻就往西走,船途中遇到風暴,約拿良心發現吩咐船家把他丟到大海,但神憐憫約拿,用一條大魚救起他。約拿在魚腹三天三夜思前想後,最後向神認罪悔改,神於是吩咐大魚把約拿吐在乾地上,約拿最終按神吩咐向尼尼微城眾百姓傳講天國福音,根據聖經記載,全城百姓因而認罪悔改。表面來看,約拿是失敗了,但失敗過程都有神的安排,目的是要幫助他歸向神,完成神在地上的工作,完成神在他身上的計劃。   人生許多經歷也是如此,失敗可以是神用來琢磨人品格的工具,失敗也可以是指引方向的指南針。   「1970年,那時我 24歲,我以搭順風車方式來到 Atlanta,諷刺的是,我來到一條街道叫幸運街,但我當時倒楣到極點,我上了毒癮,被警察追捕,我身無長物,所有家當都在一個枕頭套裏面,我已經作了決心,如果無路可走,只好自殺了此殘生。我賣了一品血,拿到七塊錢,在幸運街的青年會呆了一個晚上,隔天,我找到一份洗磚頭的工作,不久我搬到一家供膳食的宿舍,我慢慢走出低谷。   但幸運之神尚未臨到,我租賃的車與迎頭車相撞,躺在醫院整整三個月。躺在病床,百無聊賴,我開始閱讀聖經打發時間,從舊約讀到新約,來回好幾遍,那時刻,我開始感到一種盼望,像我這種視道德如無物的大壞蛋,我居然感到被上帝的饒恕和祂的愛。   離開醫院不久,我遇到一位年輕仁慈的女生,他跟我的品格相差十萬八千里,但她居然願意嫁給我,到今天我們已經廝守38年,我們有一個美好的家。」   這人的名字叫Bob Williamson,是一位自我創業的企業家,在他的自傳中『幸運街的神蹟』,他講到自己的勵志故事。他提到從不相信運氣,但他相信神,從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他體會一件事情,神在人軟弱身上顯出祂的能力,神選拔那些窮困潦倒者,目的是要表明,在神裏面凡事都可行,但這絕不是一條光明大道,神不會把一百萬送到一個人的門口,乃是讓他看到機遇;神並且指引方向,而個人也必須擬定人生方向、目標、和定個人計劃,更重要的是,追求過程中需要花力氣和代價。   失敗會讓人感到沮喪、失望和自卑。但失敗並不一定是因為個人無能,或者不努力。失敗有時候正是上天給人一個提醒,從忙亂中停下來,叫人用一個新的視覺重新審視自己正在走的路,同時審視自己的內心。如果一個人能夠坦然面對失敗,冷靜觀察自己內在的一切,也許他會發現,過去曾經認為很重要的事情,其實不見得是那麼重要;而曾經輕看的事情,也許有它存在的理由。

278)完美主義

  二戰之後,日本產品的品質是世界公認一流,一旦制出「日本製造」這個招牌,就好像買了保證書一樣,絕對錯不了。照相機離不開佳能、尼康、樂聲,電視機不是新力就是日立或夏普,汽車就要數豐田、凌志、馬自達。這些日本產品價錢合理,品質卓越,怪不得日本過去多年的GDP緊跟在美國後面,直等到最近一兩年才被中國大陸追上。打開地圖,日本不過彈丸之地,卻能夠在工業上超越許多地大物博的國家,這實在很不簡單。不過不要過度羡慕這個國家,你可以知道日本人自殺率也是世界首屈一指。日本在工業上輝煌的成就與自殺冠於全球,這多少拜他們本身的民族性。日本是一個完美主義的民族,凡事要求完美,求上進,求突破,日本政府给本國人民的報告不是說他們今年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乃是說他們和哪一個國家還有怎麼樣的差距,目的是要催逼百姓奮進向前,超越別人。完美主義幫助日本成為世界科技前驅,但這種追求完美的思想加添了心理無形壓力,並且超越常人所能夠承擔。日本衛生部一個挺有名氣的部長,年终在總結財政收支有一千多萬日圆的帳目核對不上(約合人民幣100多萬元),因此受到國民的指責,社會各階層的人都說他辦事不力,這部長最終無法承受輿論壓力而自殺。強烈責任感、不允許犯錯、過度要求完美,這可能是越來越多日本人選擇用死來逃避的主要原因。   完美主義導致他們對自己要求特別高,無法接受任何錯誤或缺點,想當然,這種思維容易產生自我懷疑和否定,一旦達不到預期效果,就會出現矛盾心理,因此完美主義者容易出現許多怪誕行為:出門時必須來回多次檢查門鎖是否鎖好;經常從口袋掏出手機看看是否有未接電話;文件來回改了好幾遍但仍覺得尚有問題;不斷洗手仍認為手不乾淨。   長期的完美主義會對人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例如說,因為經常無法滿意自己的表現而導致憂鬱和沮喪,過分看中個人的成敗而造成長期焦慮,因無法達到完美境界而遷怒自己或別人,害怕無法達成目標的故意拖延。完美主義者很容易成為心理醫生的常客,雖然這等人在工作上可能會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在事業上也有輝煌的成就,但他們人際關係幾乎乏善可陳,事業成功能帶給他們滿足感,但這種滿足感是很暫時性,無止境追求完美的人基本上很難找到心靈的喜樂和滿足。   有人認為,完美主義者做事認真,要求完美,努力不懈,朝目標邁進,其實這不應該是壞事,而且理應是每一個有志向者該有的人生態度,不過這裡要澄清兩個重要名詞,追求卓越和追求完美,兩者非常接近,但心態和意義很不一樣。用一個簡單例子說明,一個人準備從A點出發到B點,最短和最快的路程自然就是A點到B點的一條直線,時間最短,效率做高,這是最佳也是最完美的情況,但有時候特發事件出現,人無法以最快的方法沿著直線從A點到達B點,那麼他需要學習調整,退而求其次,接受這個轉變;他也需要多走一點彎路,多花一些時間,多費額外力氣,才能夠如願以償到達B點終站,但如果只已盡己所能,做分內事,就是慢一點到達終點也可以悠然自得,追求過程也許遇到困難挫折,但他把挫敗看作是反饋和成長的機會,這是一個追求卓越之人的心態。但對完美主義者來說,他們心目中也是準備要從A點到B點,但他們要求自己必須沿著一條直線,以最短的時間,以最有效的方法到達這個目的地,中間如果出現耽誤,出現差錯,耽延他們到達目的地,心中就感到不是滋味,為此怨天尤人,怪自己做到不夠好,責備別人不合作,甚至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

277)搞笑的好處

  這是一個動腦筋的問題。假如你是公車司機,車上有三十八個人,開到第三站,有九個人下車、三個人上車;第四站有一個人下車、二個人上車;第五站有三個人下車、一個人上車。   現在的問題是:司機叫什麼名字?   如果你想不出答案,專家建議你找機會大笑一場,讓你腦筋變得靈活,突然間你可能想到這問題的訣竅。   這不是隨便亂蓋的。這是根據心理學家Alice M. Isen一個研究所作出的結論。她的研究小組曾經邀請學生分成兩個小組,老師尚未對學生派發數學考題以前,一組學生首先觀看一段引人發笑的短劇,另一組學生則觀看一個數學老師的沉默講學,之後兩組開始作數學計算,觀看沉默講學的,只有20%成功解決問題,而觀看笑話短劇的,70%學生把問題解決。研究報告指出,活潑的心境可以擴展一個人的思路,叫人思想更敏捷,並提升創造能力。   University of London of Neurology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歡笑的確對腦袋有很大的好處,大笑可以開啟腦袋的學習大門,聽別人講笑話,或經常練習講笑話,都可以提升個人的記憶力,並且想到很多處理問題的方法。   會搞笑的人,他們不見得個個像愛恩斯坦那麼聰明,但有幽默感和會搞笑的人,他們腦筋通常比較靈活,點子多,能夠想出許多搞笑的花樣。 另一方面,幽默搞笑對學習也很大幫助。在課堂上懂得運用幽默和會搞笑的老師,通常是最受學生歡迎。在台灣念書的時候,常常聽到學生稱讚某某老師有「兩把刷子」,那時候還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後來才體會,一把刷子是指老師所擁有的「專業能力」,而另一把刷子是指他的「幽默能力」。   在課堂上,老師的幽默和搞笑不是用來娛樂學生,乃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營造更理想學習環境。根據專家的觀察,課堂上的歡笑聲音可以降低學生焦慮感,縮短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讓兩者關係變得密切。另一方面,幽默歡笑對學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好處,老師合宜使用幽默感可以降低學生心跳,增加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更容易記住老師所講的話。所以,一個在課堂上談笑風生的老師,鐵定為學生所喜愛。   其實,不管是在課堂上的老師,或教會講臺上分享神話語的牧師傳道人,或做專題講座的專業人士,一方面他們需要擁有專業知識,也同時需要引人發笑的本領,專業知識和幽默風趣能夠提高他們工作果效。一個缺乏營造喜樂氣氛的老師或講員,就算擁有天下最好的學問也不會引起任何人學習興趣,達拉斯神學院院長Chuck Swindolls說過,今天傳道人把一本號稱世界上最寶貴的聖經講得枯燥乏味,味同嚼蜡,把原本活的生命之道傳講得死氣沉沉,叫人昏昏欲睡,實在是罪過。

276)現代婚姻

  你認為今天的女生,她會選哪一個作終生伴侶?周杰倫、羅志祥、金城武、劉德華?如果是男生,他又會選娶誰作賢妻良母呢?林志玲、郭雪芙、蔡依林、陳妍希?也許上面的名單都非某些人心目中的理想對象,但假如一個女生最終找到她夢寐以求的如意郎君,而一個男生也找到他朝思暮想的苗條淑女,那麼,夫妻兩人就從此幸福快樂過他們的婚姻生活嗎?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NO. 幻想有一對新婚夫婦,郎才女貌,先生在外工作賺錢養家,而太太願意留在家裡做個相夫持家的好妻子,丈夫每天工作朝九晚五,妻子預備三菜一湯等丈夫下班,一頓燭光晚宴之後,兩人到附近湖邊漫步,偶偶細語,回家再享魚水之歡。請問:這種甜蜜的結婚生活能夠維持多久?一個月?半年?一般來說,這種婚姻生活最多只能維持兩年。   根據婚姻學者的分析,基本上夫妻關係劃分三個階段:激情(Passion)、知己(Intimacy)、委身(Commitment),激情是指前面講到兩人剛結婚那段甜甜蜜蜜、卿卿我我的美好日子,初度肉體接觸的確帶來很大的刺激感,好像總有說不盡的話,但這種興奮溫馨日子不會永久,最短只有一兩個禮拜,最長也不過一兩年,連做愛也變得公式化,生活變得平淡乏味,激情不再,如此過了第一階段。隨之而來是「知己」階段,既是夫妻但也是好友,如果雙方有共同嗜好、興趣、信仰,無所不談,又有很好的默契,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這種亦夫妻亦友的關係能夠維持多久?學者認為可以維持幾十年甚至一輩子。最後,夫妻進入晚年,其中一人或二人身體開始退化,甚至臥倒病床,但兩人都願意遵守當年委身之約,致死才分開,這段關係屬於「委身」階段。 是不是每一對夫妻都能夠平穩經歷這三個階段?當然不是,目下無論東西方社會,離婚率高漲,很多夫妻熬不過兩年就分道揚鑣,為什麼?也許以荷李活電影明星的婚姻作探索就能夠看出端睨。能夠成為水銀燈下的男女,每個樣貌都是精挑細選,錢財嗎?一輩子花不完,兩人相遇往往是劇情需要,結果假戲真做,重視婚姻的,就筵開百席搞個富麗堂皇的婚禮,如果彼此不介意就半公開同居。正如前面提到的,激情的日子不會太長,興奮期過後,生活變得公式化,一旦進入「知己」階段,才發覺彼此根本沒有任何共同地方,興趣、嗜好、信仰、文化等完全南辕北撤,「知己」談不上,「委身」根本免談,一旦出現衝突,或在偶然的情況遇到另一個「激情」對象,蜜月沒結束就勞燕分飛。這正是荷李活式婚姻的寫照,也是今天社會普遍現象。

275)處理人生要智慧

  曾經幫助過一位非裔女士,人很聰明,外表也長得很漂亮,難得的是,她受過高深教育,而且擁有一份相當高薪的工作,這在美國黑人當中是少有的。但她身體毛病多,經常腰酸背痛、頭痛、和失眠,根據她家庭醫生診斷,她除了患有家族遺傳偏頭痛,身體疾病主要是精神負荷太大。她是一位單親母親,才三十多歲,但有三個不同年齡的孩子,從12歲到4歲,而且三個孩子各有不同父親。據她所說,第一個孩子是大學時代所生的,她未婚懷孕,孩子父親是同班同學,從沒有付過一分錢贍養費。她咬緊牙關一面讀書,一面養育孩子。畢業之後,找到一份工作,不久跟一位男同事談戀愛,相識不到三個月就結婚,但婚姻維持不到兩年,離婚後對方偶然寄一點錢幫補家用。但她還沒有學乖,在一個偶然場合認識另一個男士,兩人沒結婚但生活在一起,同居兩年,生了一個孩子,最後因為性格不合而分開。於是她成了單親媽媽,上班時孩子送到托兒所,下班後一個人對著三個孩子團團轉,怪不得醫生診斷她精神負荷太大。但想深一層,她的困擾起因是什麼?就是在人生抉擇上缺乏智慧,一錯二錯三錯,不斷犯錯。   缺乏智慧處理人生事務,輕微的可能鬧情緒、精神彷徨,嚴重的可以搞到家無寧日,甚至家散人亡。這個非裔單親母親因愚拙的抉擇而搞到生活一團糟,家庭經濟緊絀,情緒受困擾,精神長期受折騰;類似她因不明智的抉擇而搞到焦頭爛額的例子在今天的社會可以說是如拾草芥,比比皆是。有人道聽途說,胡亂投資,結果家庭陷入財務困境;有人當初選擇婚姻對象,貪圖對方財富,以為釣到金龜婿,沒想到對方外強中乾,婚後甚至頻頻出軌;有人忍受不了金錢的誘惑,選擇跟老闆作假賬同流合污,最後東窗事發,惹上官非。中國俗語有說,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當初一個錯誤的抉擇,不但貽誤終身,搞到自己頭破血流,而且牽連家人和周圍許多相干親戚朋友。歸根結底,處理人生事務中缺乏智慧。   智慧可以尋求 世界聰明人很多,但有智慧的人卻很少,聰明與智慧的確有很大差別;值得一提的是,人的聰明可以說與生俱來,科學研究指出,人的智商出生不久幾乎已經定型;但智慧卻具可塑性,隨時間和人生經歷而提升,而聖經無論新約舊約都提到,信徒可以求神賜予智慧。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雅各書1:5。   「我智慧以靈明為居所、又尋得知識和謀略。」箴言書8:12   「愛我(智慧)的、我也愛他.懇切尋求我的、必尋得見。」箴言書8:17   「尋找他如尋找銀子、搜求他如搜求隱藏的珍寶、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神。」箴言書2:4-5   一個擁有智慧的人,其實功名利祿也隨之而來,但不同的是,有智慧的人不會纏戀在這些短暫的好處和利益,他能夠善於管理自己的生命和財富,享受地上人生的同時,他眼目放在永恆的天國上,因為他知道那才是最值得追求和嚮往的地方。得智慧的人,他們明理行道,懂得權衡輕重,知所取捨,因此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煩惱,內心擁有平安喜樂;倒過來,缺乏智慧的人,經常愚拙行事,不懂得從別人錯誤中學習,更不會從自己過犯中有所體會,結果在生活上老碰釘子,搞到身心靈殘破不堪,人際關係破裂。有人把沒智慧的人比作身無一文物的乞丐,要不是口袋空空如也,不然就是腦袋空無一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