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施比受更為有福

 

過去幾十年中國大陸經濟起飛,中國人很自豪的說,一窮二白的日子已經不再了,不管是物質享受,居住環境都比以前好很多。但有人曾經對中國大陸的老百姓做過問卷調查,問他們說:「你是否覺得現在比以前快樂?」調查結果,現今中國人的快樂指數遠低於經濟起飛之前。生活雖然比以前富裕,享受也比以前好,但喜樂的心情卻不如以前?

相反的,美國的經濟最近幾十年每況愈下,美元不像以前那麼風光,人們如同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美元的購買能力越來越低。也有人對美國人做過快樂調查,發現美國人的快樂指數跟以前相比,居然沒有太大的差別。

為什麼中國變得富裕,但快樂指數降低;反過來,美國經濟走下坡,但快樂指數變化不大?有一篇中國人寫的文章曾經這樣分析,裡頭說:「中國經濟雖然起飛,老百姓口袋的錢比以前多,但因為貧富差距懸殊,人的妒忌心使人不快樂,以前大家一起挨窮,沒有什麼比較,那就算了,現在的社會則是跟紅頂白。」作者認為貧富差距是讓人快樂不起來的原因,但後來他觀察,發現美國窮人也不少,財富分配也是非常的不均衡,但是美國人卻普遍比較快樂,為什麼?他最後的結論是,美國是一個「願意施予」的民族。每一年,美國人透過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捐助的金錢數目是全世界第一位,而且捐錢的不都是美國最富有的人,乃是一般的平民百姓。

即連美國最有錢的比爾蓋茲和沃倫巴菲特等有錢人,也願意在有生之年將自己財產的百分之九十回饋給社會,全世界願意把錢捐出來的富翁絕大部份是美國人,你什麼時候聽過有中國人或日本的財主願意將自己財產捐出來的?最近他們兩個訪問中國,目的是想說服那些有錢人在他們有生之年捐出他們的財富,好對社會作回饋,但很可惜,回應他們兩人呼召的中國人寥寥無幾。

美國人多數均秉承了聖經所給的一個很重要教導,也是使人喜樂的其中一個重要秘訣。「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廿章35節)。

有一個很會經營生意的美國人,三十三歲時就賺到了他人生第一個一百萬美元。四十三歲時,他建立了世界前所未有的最大壟斷企業。到了五十三歲,仍然每天不停地工作,心中只想到賺更多的錢,高度緊張的生活和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造成他經常失眠,心中沒有半點平安,更無喜樂可言,反而讓憂慮、貪婪、恐懼腐蝕他的身體,他當時每週的收入是一百萬美元,但每天僅能夠吃一湯匙的牛奶和一片餅乾,頭髮全部掉光,在別人眼中,他如同一個活著的木乃伊。

他有宗教信仰,但他卻沒有將信仰活出來。他的醫生對他好言相勸,如果他不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可能隨時要為自己準備喪事。他最後痛定思痛,在信仰中認識自己,也願意學著改變,首先,他將財富大半以上捐出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如協助有志的黑人完成教育,及成立龐大的國際性基金會,致力於消滅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無知;他甚至在中國北京建立平民醫院,讓中國人受惠。自從改變了生活方式之後,他找到心靈中的平安,也找到喜樂的泉源。神祝福他活到九十八歲才離世。這人就是洛克菲勒。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Comments are closed.

高偉雄每週的話

Next article

20)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