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營造快樂
許多年前,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開啟了正向心理學運動,他這樣說:「如果有一種藥可讓可以叫多活八、九年,每年多賺一萬五千美元,還能讓你比較不容易離婚?你要這種藥嗎?而快樂似乎就是這種藥。」因為這樣,今日大家都想趕上這股追求快樂的潮流,而快樂的確占據了報紙版面,促成書籍熱銷,鼓舞科學界從事相關研究,各類歡笑俱樂部和「快樂學」(Joyology)工作坊紛紛成立,有如雨後春筍。
與此同時,許多人也在求問,世上怎是否存在一條讓所有人都快樂的途徑?另外一個問題是,到底快樂是天生,還是後天因素?
一項針對四千對雙胞胎所做的研究顯示,人的「快樂商數」大約百分之五十來自基因,但就算從家族遺傳到的是憂鬱而非快樂的基因,並不代表一個人注定要愁眉不展過日子。不要把希望寄託在諸如健康、財富、教育以及良好的容貌上,因為掌握這些有利條件的人只比缺乏這類優勢者多那麼一點點快樂。除非一個人極度貧困或生重病,否則生活環境帶來的快樂,只占大約百分之十,其餘百分之四十取決於個人如何尋找快樂。
這點正是最值得探討的部分。人總以為外在事物,好比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工作、樂透彩券中獎,能帶給我們歡樂,這些事物確實帶來快樂,但卻是短暫的,興奮之情會因時間過去而逐漸消失,心理學家Sonja Lyubomirsky著有The how of happiness: A scientific appraoch to getting life you want一書,書中她提到:「我自己研究快樂之道十八年,卻也不免落入和其他人一樣的心理陷阱,買到一輛期盼已久的混合動力新車的時候,興奮極了,但僅僅兩個月,開這輛車的感覺就成了家常便飯。快樂就像減肥,我們都曉得如何甩掉幾磅體重,重點是如何保持下去。」
Sonja Lyubomirsky和她的同僚在研究中發現:要享有持久的歡樂,關鍵在於超越短暫的喜悅,眼光放到Martin Seligman所說的「真正快樂的柱石」上,諸如:維繫親情、尋求工作熱誠,或實現自己熱切追求的目標,並從一些更高的理想層次發掘其中意義。
此外,「時機」和「劑量」也很重要。她發現:一天內做五件善事,能顯著增進幸福感,她強調:「要持續快樂,必須在往後的日子裏每天付出,每天做一點,並持之以恆。」
下面是Sonja Lyubomirsky多年研究快樂心得的建議:
-
獨樂不如眾樂。人若整天坐在電視機前,倒不如多與他人接觸;即使是與陌生人接觸也能增添宰福感。正如一位心理學家所説::「與他人在戲院裏一起開懷大笑,會比一個人在家裡看電影更痛快。」
-
經常感恩。列出一張感謝名單,這事實證明很管用。專家説,就增添快樂商數而言,計算個人所得過的恩典可能最有效。
-
累積好事。想想在白天所遇到的每一件好事,然後像珠子一檬把它們串起來,並且看著珠子越串越多,這個簡單的動作會讓你留意最微不足道的好事,比方説:在十字路口前,旁邊車輛的駕駛人揮手讓路,在電子郵箱中找到朋友的來信等。
-
找機會開懷大笑。Martin Selgimen這樣說,「幽默就像撒在肉上的鹽,能帶出美味。」所以以微笑面對人生的荒繆情況,在雜誌上看到好的笑話不妨開懷大笑。
-
樂觀面對。無論何時,盡可能看事情好的一面,你可能覺得自己現在面對逆境,那麼不妨停下來,心平氣和地評估,你會發現事情並非世界末日。
-
做好事。任何善行,無論再怎麼小,帶給施惠者的快樂不下於受惠者,例如,親筆寫一封信給曾幫肋過你的人,吿訴對方那件事對你的意義有多重大,保證讓對方開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