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試過對自己自言自語嗎?如果你是坦誠的,你的答案應該是yes。說實在我們偶而會跟自己說話,自言自語。一般來說,外人不會知道到我們說什麼,也聽不到我們對自己講什麼,因為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輕聲細語跟自己講自己的想法、一些夢想、與將來的計劃等。 自言自語其實不是壞事,如果使用得宜,其實是有好處的,譬如說,我們會這樣說: 「這個project難不倒我,我以前做過。」 「自從相信耶穌基督,家人都說我很大的改變,我也覺得是這樣。」 「牧師今天在講台講過,要遠離罪惡,這些黃色雜誌我要把它燒掉。」 所以看到,自言自語可以提升我們自信,避免犯罪,對神認識更深,與神關係更親密。 正如銅板有兩面,自言自語也可以成為我們的絆腳石,攔阻我們的成長,甚至讓我們變得自卑、消極、失去自信。有些自言自語基本上是錯誤百出,違背聖經真理和神學教導。譬如說: 一個年輕女孩子可能對著鏡子告訴自己:「我實在長得很醜,每個人都這樣說我。」 一個男士可能對自己說,「工作不到一年就被炒魷魚,我一生大概一事無成。」 學生可能告訴自己,「那麼簡單的數學也不會,我實在笨到極點。」 基督徒呢? 他可能告訴自己,「我做了這種事情,上帝絕對不會饒恕我。」 或者當他心情低落時,他自言自語說:「神好像離我很遠,到底這世界有沒有神。」 講到自言自語,達拉斯神學院前校長Charles Swindoll 曾經這樣說:我們的思想,無論是積極或者消極的,一旦重複又重複,就會像土地被施肥一樣,越來越肥沃,這解釋了慣性憂愁的人,他們整天都是苦瓜臉,經常悶悶不樂;而那些樂觀的人,儘管偶然會遇到困難挫折,但他們經常笑口常開。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喜樂與人的智商、年齡、身份地位毫不相干,乃在乎思想是否正確合宜;而我們的表現如何,卻是與我們思想息息相關,而思想卻源自腦袋的記憶儲存庫,儲存庫存什麼,我們就想到什麼。 如果一個人每天早上開車上班時,他習慣在車子引擎中放一些小沙子之類的雜質,你覺得這部車子能夠走多久多遠?不管這部車子本來性能多好,沒多久,它根本不能繼續為你效力,再不能發動了;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樣,想想看,通常你對一般事物的看法如何?思想是積極還是消極?對別人的過錯,是寬容還是記恨?對你的未來,是充滿盼望是失望?對神的認識,經常思念祂無比的愛還是對祂說不出的懼怕? 重複積極思想可以使一個人變得樂觀、充滿朝氣、人見人愛、討神喜悅,但重複的消極思想卻可以把一個人變得悲觀、垂頭喪氣、自怨自艾,你選哪一個? 聖經無論新約和舊約都強調人思想的重要性,箴言書23:7這樣說,「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 新約耶穌也曾如此教訓門徒,「豈不曉得凡從外面進入的、不能污穢人.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裡。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纔能污穢人,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污穢人。馬可福音7:20,23。」 一般來說,外人不可能觀察到我們的心思意念,但我們對自己的思維卻清楚不過,而思想正是我們需要下功夫對付和操練的地方,它可以說我們生命的基本元素,我們的情感、行為、習慣可說是完全源於我們的思想。
不久以前,在網路上看到一件新聞,一個人前後花了32年時間製造了一個直徑四呎的橡皮球(約一個人的身高),據他所說,白天除了上班,其他時間他就做這個橡皮球。實在搞不清楚,做這個橡皮球有何目的?有何價值?有何意義?據說他的橡皮球還不是最大,他準備要破世界紀錄,有可能他再花十年或二十年做一個更大的橡皮球。猜想有一天他快過世,有人在病床問他,你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麽?他的答案是做了一個很大的橡皮球,做了一個不能吃、對人類社會沒半點貢獻的橡皮球,這不是很無聊的事嗎? 有人花時間做橡皮球,有人畢生花精神力氣維護自己手指甲、頭髮、或鬍子,你聽過有人數十年沒剪過手指甲,沒剪過頭髮,沒剪過鬍子嗎?一個印度人為了創下金氏世界紀錄,自1952年起,左手五指留指甲不剪,足足留了五十二年,五指的指甲長度合共二十英呎,這老人每多活一天,就刷新世界紀錄,然而,為了這五隻超長指甲,他每次睡覺,都不能超過半小時,因為他一轉身,會不小心弄斷脆弱的指甲。幾十年不剪指甲、不剪頭髮、不剪鬍子,目的爲了什麽?就是爲了保持他們的世界紀錄。普通人手指甲長多一吋已嫌麻煩,巴不得馬上把它剪掉,頭髮和鬍子也是一樣,現在有人居然爲了勝過別人,爲了要保持一個沒有意義的記錄而花幾十年時間維護手指甲、鬍子、頭髮這些東西,這根本是浪費時間、精神、和體力,實在無聊頂透。 為了打破世界紀錄而留長指甲、鬍子、和頭髮,你知道哪一個國家百姓最熱衷這等事?答案是印度! 最近幾年,在金氏世界紀錄每年的認證申請中,幾乎有10%來自印度,2013年就有三千多項,當中許多破紀錄的事情是相當稀奇古怪,例如6萬多人一齊捐血;耳朵的毛髮留到7英吋長;用鼻子打字,47秒打出103個字的句子等。這些世界紀錄,在世人眼中實在十分無聊。問題是,為什麼印度人卻偏偏要這樣做? 加州大學一位歷史學家指出,印度人對金氏紀錄的狂熱,始於1980年代晚期。那時印度剛剛進入現代化,很想建立國際間的地位認同,但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努力,成效卻不大,於是整個民族感到焦慮,害怕跟不上列強步伐,而創造世界紀錄卻是簡單而有效建立個人和民族認同的捷徑。 一個國家是如此,個人也是一樣,許多人為求出名無所不用其極。一位被封為「才女雅芬」的女子,將自己裸露三點的作畫過程上傳網路,其間,她猶如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般以身體作畫,別人說這是色情,當事人認為這是藝術。中國模特兒干露露向來多有鬼主意,前年同母親合演浴室裸體招親,紅爆網路後,兩母女再齊齊穿性感睡衣激戰,不久以前干露露身穿性感晚裝出席東莞一個攝影活動時,有一名西裝筆挺的男士,手持一束玫瑰花和戒指,突然跪在地上向她求婚,當干露露拒絕後,男士竟然一手扯下她的低胸晚裝,令她當眾露出胸罩,干露露當時表現慌張,事後卻被發現這又是她自導自演的一宗炒作新聞。 現今這個世代,許多人為求出名,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真的應驗了一句中國名言: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其實什麼破世界紀錄、以色情作藝術、炒作新聞,說穿了就是自卑感心理作祟。 著名心理學家Adler講過,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每個人在某方面都受到限制,都有比不上別人的地方。始祖犯罪之後,人再看不到本來的價值,不停與別人比較,拼命想辦法勝過別人,或標新立異引人注意。神知道人的困惑,所以神差派耶穌來到世上,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人與神和好,並且與神建立一個新的關係,一旦神兒女獨特身份被確定,真正自我價值被肯定,他們便不再需要介懷世人用什麼眼光看待他們。正如一個父親,他有一個女兒,也許在別人眼中她不是一個怎樣才藝出眾、美若天仙的女孩子,但在她的父親眼中,她卻是珍貴、是有價值的,當她明白自己在父親心中是何等寶貴,她便不需要故意穿奇裝異服或作莫名其妙的事被人注目。身為信徒也是一樣,我們天國身份被肯定,我們的價值也被神所認定,我們絕對不需要跟一般人那樣作一些無聊事或搞一些可笑的花樣來提高自己的價值。
自從馬雲的阿里巴巴在美國股票市場上市之後,馬雲的財富可以說是水漲船高,一度成為中國首富。馬雲的傳奇故事不但全世界爭相報道,全中國更是把他看作偶像,紛紛研究如何向他學習。 中國俗語有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看到別人的成功,以為可以隨時抄襲,這是一般人的通病,如果真要學習馬雲的成功,倒不如先學習馬雲是如何面對失敗,因為如果馬雲沒有一個正確的失敗觀,他絕對沒有日後家傳戶曉的成功事跡。 馬雲在1964年出生於杭州西子湖畔的一個普通家庭,18歲時,他第一次高考失敗,接著那一年,他先後當過秘書、做過搬運工,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接觸到路遙的代表作《人生》,這本書改變了他的想法,於是下定決心重考。隔年他參加第二次高考,但考試依然失敗,但他受到中國排球女將永不言敗的精神激勵,再次準備參加第三次高考,於是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一年後,馬雲的第三次高考終於過關,但他專科分數成績不佳,因此被調配到外語科目,結果因禍得福,被杭州師範學院本科錄取。大學四年,他進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當英語老師,是全校唯一分配到大學的畢業生,這時馬雲24歲。 他前後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教七年,業餘時間便在杭州一家夜校兼職教英語,並同時幫助別人從事英語翻譯。1995年他辭去大學教師工作,開始創業,創立杭州第一家專業翻譯社。同一年,這個被冠與「杭州英語最棒」的馬雲,受浙江省交通廳委托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結果錢沒拿到,卻在西雅圖首次接觸互聯網。他一學會上網,竟然想到為他的翻譯社做網上廣告,上午10點他把廣告發送上網,中午12點前他就收到6封電子郵件,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說這是他們看到的有關中國的第一個網頁。馬雲當時就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開始設思考回國建立一個公司,專門做互聯網生意。從美國回國之後當晚,馬雲約了24個做外貿的朋友,同時也是他在夜校名義上的學生,為他們介紹互聯網,並且提出他的生意構想,結果23人反對,只有一個人說願意嘗試。馬雲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還是決定幹,哪怕24人都反對。馬雲事後說,其實最大的決心並不是他對互聯網有多大信心,而是他覺得做一件事,過程就非常值得走去闖一闖,不行可以調頭,但如果不做,那只是一個空理想而已。最後馬雲在這個夢想投入7000元,並且向親戚湊了兩萬元,「海博網絡」就這樣成立了,這海博網絡就因此成了中國最早互聯網公司之一,其產品就是「中國黃頁」,馬雲這時31歲。 在馬雲一生,三次高考才勉強過關,據他所說,這算不了什麼,他很坦白說,他一生失敗和遭人拒絕的次數多得不可勝數,在尋找工作過程他被人拒絕至少三十多次,去Kentucky 炸雞連鎖店應聘,24個人申請,留下23個,他是唯一一個被拒絕的;去考警察,五個招四個,他又是唯一一個被拒絕的;後來申請哈佛大學,申請十次,被拒絕十次。被問及「被拒絕」的經歷對其人生有何影響?馬雲笑答:就是被拒絕已經成了習慣。他也很坦誠地說,他一生的失敗其實遠多於成功,而他從失敗和被人拒絕當中所學到的功課也遠勝於他的成功,一個人如果要學習成功,首先需要學會習慣被人拒絕。 問題是,多少人遭遇拒絕的時候,仍然有恆心和毅力繼續嘗試呢? 《孟子》中有這麽一段經典的話: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跟新約聖經保羅所講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羅馬書5:4)」兩者都有異曲同工之妙。任何人都是一樣,成功不是自然從天空掉下來,都是經過了千錘百煉,流過許多汗水,流乾多少眼淚,受盡人間各種嘲笑辱罵,才有日後的成功。 馬雲沒有因為自己的成功而自滿,馬雲不止一次地強調自己的平凡,他也說過「如果馬雲能夠成功,我相信中國80%的人都能成功 」,看來馬雲抓到了成功的兩個秘訣:存謙卑態度和不言敗的毅力。
多年前,我曾經在博客中提到,以今天的科技,掌控全國人民一舉一動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推出一個裝有特殊晶片的智能卡,這晶片包括下面幾個特殊功能: 1.它記載一個人所有的資料(名字和出生日期,家族、健康、工作、學歷、財產、財務等狀況) 2. 透過GPS隨時知道這人身在何處。 3. 連接到國家電腦互聯網。(電腦總機可以完全知道這人的財務狀況,任何貪污或從不合法律途徑得來的金錢都逃不過電腦追蹤,杜絕任何貪贓枉法的事情) 4.人民不需要攜帶現金、支票或信用卡,晶片能把世界各銀行串聯一起。(人到任何地方買賣都可以自動扣除款項,銀行存款不夠者不可作買賣) 你可知道哪個國家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效使用上面所提到這種掌控其國民動向的高科技方法?就是中國大陸! 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消息是出自香港明報2015年4月15日的新聞報導。新聞內容指出,在不久將來的中國,會為全國居民預備一張身份證,裡面將不僅記錄了持有人的姓名、地址和出生日期,還將包含其信用卡、酒店入住紀錄、乘搭過的飛機、火車、高鐵的班次、社會保險等資料,換句話說,每一個人的私隱資料就會連結成「一卡通」,而卡中的所有信息將連結到全國公安系統的內部資料庫,這些資料可以提供給全國各地數以萬計的公安隨時查閱。這是中央好幾天前所印發的《關於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的21條主要內容之一。 中國政府所推出的這個「一卡通」,與前面所提到的晶片特殊功能不同的是,它沒有GPS和信用卡購物付款這些功能,不過以現在的科技,要加上這兩個功能實在是易如反掌。 可以想見,如果中國貫徹執行這個政策,那麼內地公民的一舉一動都將無所遁形。 西方國家在過去幾十年間都執科技的牛耳,但自從中國大陸進行改革開放,中國科技突飛猛進,並且把各種科技應用得淋漓盡致,在某方面連西方國家都自歎不如,中國的維穩部門能夠充分運用新一代的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端和智能感應、遙感、衛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中國大陸自從習近平上台後,反貪運動推行地如火如荼,中國政府喊出老虎蒼蠅一起打,這招果然有立竿見影的果效,現在中國政府又推出「一卡通」政策,這一招更是有效打擊貪污行為。還有一點,眾所周知,中國除了面對嚴重高官貪污,她也需要處理新疆西藏極端分子惹是生非的恐怖行為,「一卡通」政策也可以掌控作惡多端的滋事分子一切活動,達到中國政府的維穩政策。美其名是維持社會安定,有效防控,目的其實是監視全國百姓。 可想見,如果中國成功使用這個「一卡通」計劃,相信有更多國家為了維持國家安定、杜絕貪污事件,她們也將東施效顰。尤其自從中國推出了亞投行計劃之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已經有50多個國家參與,不難想象,一個龐大銀行電腦把世界各個電腦連貫起來,中國推出的「一卡通」 自然成為世界「一卡通」,到時候AIIB要求世界每一個人必須身上一卡在手才能夠作買賣。更可怕的是,這個「一卡通」將來不再是存放在人的皮包裏,乃是像皮膚一樣,「釘」在人的身上。也許你可以說,有人不肯合作,不願意這樣做,這又如何?是的,他們可以拒絕這樣做,但世界政府到時候規定,任何人身上沒有這個識別晶片,他就不能作任何的買賣。於是不管他到世界任何地方,簡單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都買不到,你說他如何生活?於是這應驗了新約啟示錄所預言的,「它叫眾人、小的大的、富的窮的、自主的為奴的,都要給自己弄個印記、或在右手上、或在額上;叫人、除非有印記、有獸的名或獸名的數目的印記、就不能買,也不能賣。」(啟示錄13:16-17。)
他念高中的時候,已經擁有美式職業足球球員般的魁梧身材,身高六呎二,體重350磅,朋友同學們都暱稱他為Big Mike。儘管他在班上是名符其實的巨無霸,但無論在老師或同輩眼中,他都不被人重視,因為第一,他是黑人、第二,他的學業成績在班上總是墊底,正是所謂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這其實不能完全怪他,他出生在一個破碎家庭,家裡有十二個兄弟姐妹,父親在他出生沒多久就被人槍殺身亡,母親又染上毒癮,不分晝夜與毒品為伍,因而失去12個兒女的撫養權,每個孩子被寄養到不同家庭,Big Mike也不例外。 因著環境的限制,Big Mike無法專注在學業上。15歲那一年,他寄宿在一個人的家裡,主人家叫 Tony,他對孩子們都關愛有加,他觀察到Big Mike雖然出身貧窮,但卻出於污泥而不染,擁有非常良好的品格,不但如此;他同時發現這小子擁有上天所賜予運動健將般的身材,認為這大塊頭是一位可造之材,但Tony也知道,如果讓Big Mike繼續留在當地黑人校區唸書,日後只有當幫派流氓的份,因此他想盡辦法安排Big Mike到一個比較優良的讀書環境。他費盡唇舌遊說許多中學學校,甚至誇口說Big Mike可以幫助他們提升籃球或足球隊實力,最後Tennessee州 Memphis市的一家基督教學校的校長,無視Big Mike慘烈的學業成績,破格讓他入學,這學校名叫Briarcrest。基本上這是一所白人學校,願意收錄黑人學生是件很不尋常的事。 不過,Big Mike雖擁有運動員的天賦,但美國教育系統要求學生平均成績必須維持在某一基本水平,而Big Mike的成績與基本要求相差甚遠,因此入學初期,他根本沒資格參加學校任何球隊,他怎樣突破這個難關呢?這就要多謝另一個家庭,他們無比的愛心改變了Big Mike的一生。 Sean & Leigh Anne Tuohy是一對白人夫婦,他們有二個孩子,也就讀於Briarcrest,姐姐叫Collin,跟Big Mike同班,兒子叫 S J,那時才9歲。這家人都是非常虔誠的基督徒,夫婦倆對孩子的教育要求嚴格但卻非常開明,母親Leigh Anne是一位室內設計師,個性直率,丈夫Sean經營快餐店,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生意人,因著女兒而對Big Mike略有所聞,當他知道Big Mike貧窮,經常沒錢吃飯,就自掏腰包為他付午餐費用。2002年的感恩節前夕,Sean 和 Leigh夫婦剛參加完兒子S J學校的表演會,回家途中看到穿著短袖短褲的Big Mike在寒冷刺骨的天氣中顫抖,細問之下才知道Big Mike經常下課後無家可歸,他們一家人就邀請他回家過節,從那時候開始,Big Mike常常成為他們家的座上客。 美國雖然號稱是多民族國家,但社會上種族色彩仍然盛行,Sean 和 Leigh 恩待一位黑人的行為經常受到許多白人朋友非議,甚至背後出言中傷,母親Leigh Ann的一些資深朋友甚至警告他們,Big Mike的出現將會影響他們兩個孩子與同學的社交生活,但Leigh Ann排除眾議,不但繼續招待Big Mike,後來甚至辦正式手續領養Big Mike作他們的養子,兩個孩子也很喜歡Big Mike這樣的哥哥。 爲了幫助大個子在學業上跟上進度,Sean 和 Leigh夫婦花錢為他聘請私人補習老師,Big Mike也相當爭氣,加上他資質本就相當不錯,經過很長一段艱難日子,他的學業成績得到改善。隨著成績的進步,學校教練允許他參與足球隊訓練和比賽,B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