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錯誤讚美

 

每個人都喜歡被人稱讚,尤其來自父母家人的稱許,但你可知道,錯誤的讚美也會導致反果效。史丹福大學教授Carol Dweck曾經作過一個很有趣味的研究,她邀請一群十多歲的孩子到學校實驗室,隨機把這群孩子分成兩組,兩組孩子都給與一個拼圖難題,第一組的孩子個別獨立完成拼圖之後,Carol教授當面稱讚這組每一個孩子「聰明伶俐」,孩子聽到自然感到高興;第二組的孩子把拼圖做完之後,教授卻這樣對孩子說,「你真努力 work hard」、「你很認真make great effort」。所以這裡有兩組的孩子,一組是被稱讚「聰明伶俐」,一組是告訴他們「努力認真」。之後,Carol教授再作第二部份的研究,兩組孩子可以從兩道拼圖難題中選一個,事前告訴他們,一道拼圖很簡單,他們很容易就能夠拼好,而另一道拼圖比較難,但他們從中可以學到許多。那一組被人稱讚「聰明伶俐」的孩子,50%孩子選擇簡單的拼圖,而50%的孩子選擇比較困難的拼圖。而那一組被稱讚「努力認真」的孩子,90%選擇那一個比較難但可以學到東西的拼圖。之後,教授再進行第三部份的研究,這次她給兩組孩子做一道根本不可能解決的拼圖,她想看看兩組孩子的反應。那一組被稱讚「聰明伶俐」的孩子,他們試了幾次之後,很快就感到沮喪,不久就放棄,這顯出他們缺乏持久性;而那組被稱讚「努力認真」的孩子,他們顯出較高的毅力,即使他們不能解決這道拼圖難題,卻非常享受解題的過程。有所誰會想到,對孩子說「聰明伶俐」,或「認真努力」,居然對他們有這麼大的分別。

 

這讓我想起一個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的故事。他15歲被保送到中國一家重點學校念大學,不到三年就畢業,之後他到美國攻讀電機研究所,四年就拿到碩士和博士學位。指導教授看中他的聰明才智,鼓勵他留校作研究當教授,但他婉轉拒絕,他選擇到德州一家電子公司作一個普通的工程師,不過他仍然有機會發揮所長,在他研究領域經常發表論文,後來有大公司用高薪向他挖角,但都被他拒絕。某年他公司有解雇員工的謠言,不到一個月他就患上憂鬱症。

 

其實以這位博士生的聰明才智,在一家小公司當一個小工程師實在大材小用,他當一個大學教授絕對是勝任有餘,爲什麽他舍近求遠?這就是「聰明伶俐」的誤事。不能否認他是一個智商超高的人,從小就被老師父母稱讚「聰明伶俐」,但這種稱讚方式並沒有帶給他很大的自信心,他反而讓他感到戰兢和懼怕,不敢冒險作新嘗試,深怕自己做不來,不小心打破「聰明伶俐」這個生招牌。

 

「認真努力」是可以掌控的變量,而「聰明伶俐或天才」卻是無法定義和掌握的,當一個人過於著重天賦和才智,只會造成人害怕失敗的心理,他們不懂得專注和享受他們研究工作或解決問題的「旅途」過程。「我是博士生」、「我是清華畢業生」、「我是哈佛畢業生」,這些名函有時候會導致一個人過分看中得失成敗,而不敢嘗試新事物。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