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父母對兒女寄予厚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種觀念中外皆知。即便考不上名牌大學,至少也要取得一個學位。如果孩子對讀書毫無興趣,父母給孩子的壓力就如同泰山壓頂。很少中国父母會認真思考如何與孩子坦誠溝通,了解孩子對未來的打算。國內一部電影《睡沙發的人》非常有啟發性,對當今父母一記當頭棒喝。 電影主人公粟一柯,因高考失利被迫在家復讀,但由於學校拒收和補習費用昂貴,他只能在家自學。粟一柯有一個性格古怪的舅公叫張仁宇,因為人緣不好被房東趕出門,無可奈何,只好暫住粟一柯的家中,粟一柯逼不得已睡在沙發上。電影《睡沙發的人》的片名也由此而來。 粟一柯不僅每年在全校倒數第一,還經常光顧公安局,因他經常幫同學撬鎖,每次都由母親賠禮道歉贖回來。更讓母親頭疼的是,兒子高考總分只有120分,卻整日在家遊手好閒。母親唯一的心願就是希望他能考上大學。她厚着臉皮打電話給學校請求復讀,但一聽到粟一柯的名字,學校便避之不及,直接掛斷電話。復讀無望,昂貴的補習費他們負擔不起,母親只好親自上陣,最終發現兒子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這讓她極度失望。 然而,舅公的臨到卻改變粟一柯一家人的命運。這舅公博學多才,但性格怪異,他日常生活像瑞士鐘錶一樣有規律到令人髮指。聽到電話鈴響,他會毫不猶豫拔掉電話;如果電視節目惹惱了他,信號線也會被剪斷。晚飯時,母親禮貌性地詢問飯菜是否合口味,舅公則直言不諱地指出問題:醬油放太多,魚炸得太老,青菜很咸,唯獨花生米的味道還可以。 隔天,三個人坐在客廳里,氣氛有些僵持。最終,母親忍不住先開口,希望舅公能給兒子一些指點。她原以為舅公會支持自己,對粟一柯進行一番教導,沒想到舅公非但沒有如她所願,反而將責任推到了她身上。他坦誠地說:「我就不明白,你為什麼非要逼他復讀?不就是為了讓他上大學嗎?你以為上了大學就能改變命運嗎?」 舅公指出了現代無數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問題,並對這母親直言不諱地說:「你自己只有初中學歷,自己都沒做到的事,卻要求孩子去做。你一天到晚叫他幹這個做那個,結果他一事無成,這不是在害他嗎?」 母親反駁道:「哪個家長不是這樣的?他自己不自覺,作為母親我能不逼他嗎?」 舅公嚴肅地回應:「你有問過他的想法嗎?」 母親無言以對:「我還需要問他的想法?」 舅公嘆息道:「你根本就沒問過他。」 可以看到,舅公非但没有点播粟一柯,反而是将一旁的母亲给罵了。母親終於問兒子,他到底有什么想法呀?这次兒子终于向母亲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去學吉他,想登山,但母親卻说浪费时间;他想学文科,母親卻说理科好找工作。兒子覺得很無奈,因為不知道哪件事情他可以自己做主,因为每樣事情母親都会说不行。 這可是母子俩第一次忠誠交流,儿子的回答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的,道出现在许多家庭面临的教育问题,母亲就像大部分家长一样,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一旁的舅公虽然批评了母亲但也没放过粟一柯,指出他問題所在。 母親聽了舅公的一番話後,終於下定決心,不再干涉兒子的任何事情。她坦誠地告訴粟一柯,從明天開始,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無論是考大學、上班工作,還是出門流浪,但一年後他必須搬出去。 粟一柯聽完母親的話,就像脫韁的野馬終於擺脫了枷鎖。經過幾天的頹廢,他決定開始找工作,但四處碰壁。經歷了一番挫折後,他回到家,開始嘗試創作小說。一天,舅公偶然發現了他落在一邊的手稿。過了一天,粟一柯發現舅公在上面標註了不當的用詞和語法錯誤,以及十幾個醒目的錯別字,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被他人重視。從這一天起,粟一柯總是故意把小說手稿落在廁所里,或悄悄地放在水壺邊,甚至塞進舅公的門縫裡。舅公也會無聲地仔細檢查並為他逐字逐句地修改,指出他的缺點,房子的每個角落都成了他們交流的媒介。 有趣的是,舅公把粟一柯的小說投到雜誌社,沒想到,小說被發表了,並且寄來稿費。粟一柯愣着看着這一切,簡直不敢相信。他沒想到自己也有成功的一天。這一刻,他有了明確的目標。他用賺到的錢為舅公買了新眼鏡,又送給母親一條藍色的圍巾。母親雖然嘴上責備他亂花錢,但心中卻感到前所未有的甜蜜。 一天,粟一柯告訴母親,他準備復讀,母親自然喜出望外,故事到這裡就結束。 《睡沙發的人》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理解與溝通是家庭關係中的關鍵,不論是對父母還是年輕人。對於父母而言,影片強調不要一味地施加壓力,而是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和夢想。父母應避免將自己的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給予他們支持和引導。對於年輕人,電影鼓勵他們在面對挫折和困境時,不要放棄自我追尋,要勇敢地尋找自己的道路,敢於突破困境,實現自我成長。
2024年全球經濟狀況,如果以各國股票表現為指標,美國無疑是一枝獨秀,其次是歐洲,香港和日本的表現一般,而中國大陸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有趣的是,每當中國大陸經濟表現不佳時,世界各地便充斥着「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聲音。事實上,「中國經濟崩潰論」早在2001年就有人提出。諷刺的是,寫這本書的作者竟然是一位名為章家敦(Gordon Zhang)的華裔。他擁有美國律師博士學位,曾在中國工作過。他的書《中國即將崩潰》一經出版便廣受關注,他也頻頻出現在CNN、NBC、FOX,許多美國報紙上也經常發表他所寫的文章,章家敦在西方國家因此也少有名氣。 諷刺的是,儘管他預言的中國崩潰在過去20多年裡從未發生,但美國媒體依然常常採訪他,刊登他的文章。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西方國家許多人巴不得看到中國經濟崩潰。當數據表明中國經濟狀況良好時,他們選擇忽略;而一旦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下滑,他們便大肆炒作,仿佛驗證了「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論調。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所見即所信」,即內心所相信的部分會被放大,而不願意相信或不想接受的事情則被忽略。這並不是因為這些事實不存在,而是因為選擇性視而不見。 2024年,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和特朗普在競選辯論中各顯身手,企圖吸引選民。毫不意外地,雙方都有自己的鐵杆支持者。這裡不討論誰表現得更好,但根據事後的調查,支持拜登的人認為他表現最佳;而支持特朗普的人則堅信特朗普更勝一籌。這也印證了「所見即所信」的現象:拜登的支持者只看到他表現出色的一面,而完全忽略他的不足;同樣,特朗普的支持者也是如此。媒體常引用的評價是:一個是偽君子,一個是真小人。 所謂「所見即所信」,如果用通用的語言,就是偏見、先入為主,或刻板印象。坦白講,其實每個人都有類似的情況。 《約翰福音》1章43到51節中記載了一段故事。當時耶穌剛開始傳道,正在招募祂的門徒。耶穌首先接觸的是腓力,腓力很快就領悟到,耶穌正是聖經中所預言的以色列人等待的彌賽亞。於是,腓力立即想到他的好友拿但業。然而,當他告訴拿但業,拿撒勒人耶穌就是他們所等待的彌賽亞時,拿但業的第一反應是:「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東西?」拿但業正是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幸運的是,拿但業有一顆開放的心,儘管他心中認為拿撒勒沒有好東西,他還是決定跟隨腓力去見耶穌。耶穌的一句話喚醒了拿但業,他立即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 新約中另一個與拿但業相似,對耶穌存有偏見並犯同樣心理障礙的人是保羅。保羅是典型法利賽人,對猶太信仰極為執着,起初對基督的追隨者毫不留情地迫害。然而,保羅也擁有拿但業的開放心懷。在大馬士革路上,他被聖靈光照,眼睛瞎了三天。經過反思,他最終降服在神面前,一生追隨耶穌。 然而,在耶穌的時代,還有一群人同樣對耶穌存有偏見,並有着類似的心理問題。儘管他們看到了耶穌所行的神跡奇事,聽到耶穌自稱是彌賽亞,但他們仍然固執地拒絕承認耶穌是救世主,這群人就是法利賽人。 法利賽人的問題是什麼?他們與保羅和拿但業有何不同?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酸葡萄效應,或認知失調。即使事實顯明耶穌是彌賽亞,但法利賽人卻堅持拒絕承認,甚至想盡辦法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 狐狸因為葡萄長得太高而吃不到,內心失去平衡,為了讓自己好過,便安慰自己說這些葡萄太酸,不好吃,所以吃不到也無所謂。 拿但業和保羅起初不接受耶穌是彌賽亞,當他們發現耶穌可能是聖經所提到哪位彌賽亞時,他們面臨兩種選擇:要麼改變信念,接受耶穌,並降服在祂面前;要麼堅持自己的信念,設法打擊耶穌,證明祂是假的。但他們最終放下自我,承認耶穌,接受祂是神的兒子。並且臣服在耶穌腳下。 法利賽人面臨同樣的問題,他們的初始信念否認耶穌是他們期盼的彌賽亞,當他們看到耶穌所行的神跡奇事,聽到耶穌自稱是神的兒子,他們的信念受到衝擊,他們也面臨兩種選擇:要麼改變自己的信念,接受耶穌是彌賽亞,對耶穌臣服;要麼,繼續堅持自己的信念,問題是,一旦接受耶穌為彌賽亞,他們將失去原本擁有的無上權威和特權,並需在耶穌面前順服,這對他們來說,這個代價實在太大。最終他們竭盡全力打壓耶穌,攻擊祂,甚至將祂釘在十字架上。可憐的是,他們也失去永恆的救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人,他們的行為可能讓人感到不悅或厭煩,有時甚至叫人反感。這些反應雖然正常,但長期沉浸在這樣的情緒中只會消耗我們的精神和精力。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學會接納對方本來樣子。仔細想想,有誰會因為我們的不斷批評而變成我們理想中的樣子?這根本不可能的!相反,我們越是批評或指責,衝突只會愈演愈烈,關係變得更糟糕。 以比約恩在泰國修行的經歷為例,在寺院生活中,他是無法選擇自己的房間或室友,因為這一切都是早已安排,並且會定時更換。可想而知,比約恩經常會與不同的人共同生活,其中不乏一些他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人。寺院如此安排是有原因的,就是讓修行者放下對房間和室友的執著。正如前面所說的,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令人厭煩的人,這可能是由於對方說話聲音大、缺乏禮貌、外貌不佳,或者身上有特殊氣味等等。然而,這些多半是主觀的感受。如果我們過於在意,不僅會讓自己疲憊不堪,也會破壞人際關係,而試圖改變他人,更是徒勞無功。 比約恩在他的書中提到,在多年修行中,他逐漸領悟到一個道理:無論起初多麼討厭一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能熬過「艱難」的適應期,便會發現對方其實並沒有那麼討厭,甚至有可能會慢慢喜歡對方。秘訣在於,接納對方本來樣子,並挖掘他們的優點。當我們的心態改變,學會接納並欣賞他人的長處,彼此的關係往往會變得密切。 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忽略或包容他們的缺點,是建立和諧和健康人際關係的關鍵。通過積極關注他人的優點、減少批評和指責、建立積極的溝通,以及自我反省和成長,我們可以創造更溫暖和諧的社會環境,同時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美國著名導師查理芒格曾經指出,怨恨和嫉妒是極其愚蠢的情緒,因為它們對生活有著極大的破壞性。他強調,自憐與自私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他建議,與其專注他人的缺點,不如學會欣賞他們的優點。這不僅減少自身的精神消耗,還能改善與他人的關係,帶來快樂和滿足感。 查理芒格的觀點與比約恩的理念相輔相成,強調在與他人相處時,應關注優點而非缺點,學會欣賞和包容,人這樣做,不僅能改善人際關係,還能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的積極心理學研究也證實,以積極樂觀心態面對人生,可以提升我們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當我們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並表達感激時,對方因此感到被認可和尊重,這自然有助彼此建立深厚的互信關係。 通過自我反思,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這種心態使我們變得更加謙遜,並增強了對他人的同理心,從而更容易包容他人。學會理解和包容他人的缺點,有助於減少衝突和摩擦,使生活更加和諧。
某個聖誕假期,比約恩與一位僧人朋友及其家族聚會,深夜時,僧人的一個堂兄弟遞給僧人一杯威士忌,問道:「你要不要喝一杯?」僧人回答說:「不用啦,我不喝,謝謝你。作為修行僧人,喝酒是不允許的。」然而,對方繼續勸誘說:「喝啦,喝啦,反正現在又沒人知道。」沒想到,僧人抬起頭來,平心靜氣看著對方沉靜地說:「我會知道。」 當比約恩在旁邊聽到這僧人回答時,他感到脖子後面寒毛直豎。他後來告訴朋友,這是他有生以來聽到最棒的一個提醒。 當你聽到僧人在面對試探時回答「我會知道」時,你的感受如何?相信你會感到震撼,並對這位僧人心生敬意。宗教可以是一種形式,可以流於表面,但要在實際生活中踐行自己的信仰,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和挑戰。這並不是說我們需要在人前顯得正直,也不是因為擔心上天在計算我們的功過,而是要遵循自己的誠誠信,為自己負責,過問心無愧的生活。沒有人能陪伴我們一生,上天也不會時刻盯着我們,唯一始終與我們同行的人,其實只有我們自己。 僧人的回答「我會知道」體現了高度的自我認知和自律。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僅是為了他人,更是對自己個人原則的承諾。這種自律和內在的約束展示了真實的品格,強調了個人高度的責任感。人的行為常常受到外在環境和監督的影響,然而,真正的道德感和自律是源於內心,不依賴外界的監督。內在道德感幫助我們即使在無人監督時也能堅持個人的生活原則。 《箴言》4:23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這段經文強調了內心的誠實與正直的重要性。僧人的回應「我會知道」正是對此的生動詮釋。無論外界如何誘惑,真正的誠實源自內心的堅守,是對自己負責。 不知道你是否想過,為何一個普通僧人在面對試探引誘時,能夠擁有如此強烈的自律,而我們身為基督徒,儘管有聖靈同在,卻常常在試探面前屢屢失敗,事後又厚着臉皮跑到神面前認罪。信徒如何才能做到像這僧人那樣的「我會知道」的境界?以下幾點提供給信徒參考與借鑑。 1-承認我們是軟弱。 《羅馬書》7:18-19:「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 《雅各書》1:14-15:「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 聖經中的這些話活生生指出了人的軟弱,揭示了人無法僅憑自己的力量戰勝私慾。 2-制定個人靈修計劃。 修行者每天都有固定的安靜冥想時間,這種日常修行確實可以幫助他們去除內心雜念,放下私慾,抗拒外來的誘惑。然而,研究也表明,一旦他們回到現實生活中,抗拒誘惑的能力就會減弱。了解這一點,信徒就能明白每日禱告、讀經、默想,以及花時間親近神是多麼重要。許多基督徒在忙碌的生活中由於缺乏定期的屬靈操練,在面對生活中的誘惑時,往往警覺性不足,自律能力也不夠。聖經新約中提到,人離開了神,就什麼都不能做,容易任由撒旦擺布。 3-肢體互相扶持。 仔細觀察這些僧人,他們並不是單打獨鬥,而是生活在緊密聯繫的社團中。他們的修行和自律得到同伴的支持和監督,這種無形的力量幫助他們抵禦外來的誘惑。同樣,信徒也需要彼此支持和監督,互相督促和鼓勵,這不僅能幫助他們抵禦外界的誘惑,還能促進他們的信仰成長。缺乏有效的社區支持,信徒可能會感到孤單和無助,更容易屈服於誘惑。 4-認真看待自己的信仰。 有些基督徒對自己的信仰並不太重視,或者沒有真正理解信仰的深度和重要性。他們可能習慣性地參加教會活動,但沒有真正內化信仰的教義和價值觀。相比之下,僧人通常對他們的信仰和紀律有深刻的理解和委身,他們做到信仰生活化,這使得他們在面對誘惑時能夠保持內心的堅定。 5-需要深層內在醒覺。 僧人有慣性冥想和自省,這培養一種深刻的內在覺察和自律感,高強度心裡操練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念頭和行為,對自己行為有高度意識。信徒雖然相信聖靈的同在,但很多信徒可能沒有發展出深層內在覺察,他們慣性依賴外在教導和規則,沒有充分發展內在屬靈意識。基督徒需要有固定靈修生活,花時間在禱告讀經上面,屬靈操練可以培養出高度自律和內在覺察。 雖然僧人的生活環境和修行方式與基督徒有所不同,但基督徒可以通過增加靈修活動、加強信徒之間的相互扶持、將信仰融入日常生活以及培養內在的靈性意識來提升個人的自律能力,從而有效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引誘和試探。